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34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2020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戈尔巴乔夫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斯大林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1.表现一、社会主义力量壮大(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东欧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二)苏联模式的推广1.经济上:1949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评价: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人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2.政治上:加强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苏联模式全方位改造实质:是按照苏联模式在东欧各国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模式的推广。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三)中苏关系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访问苏联时在莫斯科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1950年,中苏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十分悬殊。1926到1940年,苏联重工业年均增速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为1.5%。1949年苏联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买不到一双皮鞋,到1953年一个人才有0.4平米的住房。——《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1.政治上: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斯大林干了许多危害党和人民的坏事,除掉了许多正直的人,甚至除掉了许多英勇的忠于党的事业、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摘自《赫鲁晓夫回忆录》赫鲁晓夫(1953—1964在任)1956年,苏共二十大《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2.经济上: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3.评价: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且存在偏差。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初期情况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在初期效果比较明显。1953~1958年期间,农业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6.8%。而后期出现不少问题,效果明显减弱。1958~1964年期间,农业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7%。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1.措施:经济上实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科技进步的重心在军事方面。勃列日涅夫时期,军备上赶上美国,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苏联每年的军备开支高于美国20%。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美苏两国力量对比常规武装力量战略核武器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2.评价改革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重工业高度发达,轻工业和新兴工业落后,国民经济畸形发展跛脚的巨人有人这样描述苏联的窘境:“苏联的火箭可以以惊人的准确性找到哈雷彗星并飞上火星,其宇宙飞船可以遨游太空,但其汽车却缺乏足够动力,故障频出并且耗油惊人;许多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以至于苏联人开玩笑说本国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1.经济上:实行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2.政治上: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戈尔巴乔夫(1985-1991年在任)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一)东欧剧变1.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2.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东欧国家改革成效不大西方“和平演变”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那个已死的、到现在也被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怪物,仍然像不可救药的肿瘤一样悬挂在统治者的脖子上。——波兰知识分子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3.表现: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政局动荡…匈牙利用了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10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10个小时。——美国时代周刊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二)苏联解体(1991)1.表现1991年8月19日,苏共高级官员发动八一九事变失败,戈尔巴乔夫辞职,叶利钦掌握政权。1991年底,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2.原因:根本原因:苏联模式的弊端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3.影响:两极格局结束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4.启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大力发展生产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34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30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件3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