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学案(无答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一、目标引航:1.了解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2.了解苏联几次改革造成的影响;3.了解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相关史实,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二、预习重难点:重点:重点:赫鲁晓夫改革;苏联解体的过程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三、开始学习:(一)基础闯关,自主学习学法点拨:阅读教材P83—86,结合导学稿“标语”,把填空的知识点在课本上记录和标注出来。☆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二战后,、和等地出现一些国家,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2.苏联模式的推广(1)经济上:成立___________委员会①时间:1949年②成员国: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③作用:帮助___________国家克服战后经济困难;⑤苏联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经济纳入苏联___________轨道。(2)政治上:加强对东欧各国__________的控制,按苏联模式全方位改造。3.中国加入:中苏建交与《中苏___________》①建交时间:1949年②缔约时间:1950年③意义: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相信我能行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相信我能行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现代化探索中,中国向外国学习的历程?☆苏联的发展与改革人物时间改革措施影响赫鲁晓夫年政治:批判__________个人崇拜。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_____________经济: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_______;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勃列日涅夫年经济上:推行_________,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仍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_______;国民经济呈现畸形状态军事上: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_________戈尔巴乔夫年经济上:实施_______________方案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分裂趋势加剧政治上: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______,倡导_____________【相信我能行3】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从苏联的改革中我得到哪些启示?☆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1)背景:①60年代,东欧国家出现问题,但成效不大根本原因:苏联模式②西方的的弊端③80年代,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政局动荡。(2)表现:①政治上,实行制和制;②经济上,实行基础上的市场经济(3)实质:改变(有改变为)/2.苏联解体(1)原因: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直接原因:改革③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2)表现:①1991年8月19日发动政变,试图挽救苏联失败。戈尔巴乔夫辞职,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八一九事件)②1991年底,解体。3.实质:发生根本变化4.影响: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的结束【知识结构】(二)知识运用,自主检测1.1947年9月,苏联和东欧国家召开华沙会议,苏联领导人要求“加强斗争,反对新的战争威胁,号召团结一切民主力量和反法西斯力量,对抗美帝国主义从政治和经济上奴役欧洲的计划”,会议决定成立共产党情报局。这一事件()A.导致了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打破了美国对东欧的经济封锁 C.加速了“冷战”对抗的进程 D.促成了华约组织的建立2.1954年赫鲁晓夫在回答英国贝尔纳教授时说道:“我知道,国外有人说。农业方面的新措施意味着苏联的整个经济政策有了根本的改变。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我们并没有放松对工业发展的注意,我们并没有因为农业而牺牲工业,工业部门将继续根据拟定的计划发展。在将来,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重工业上。”这表明赫鲁晓()A.仍然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 B.将改革的重心放在发展重工业上 C.改变了为工业化而牺牲农业的思路 /D.找到了增加消费品生产的有效途径3.学完“苏联的改革与发展”一课,某同学做了如下简要笔记,其中正确的是()A.赫鲁晓夫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政治体制 B.勃列涅夫改革: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发达,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政局混乱苏联解体 D.苏联解体:表明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失败4.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由于历史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A.改变了农业水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学案(无答案)
上一篇: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导学案(无答案)    下一篇: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导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