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预习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邓稼先学习目标能够牢记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并学会使用这些词汇。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揣摩文中关键语句,领会作者融入笔端的深情,学习邓稼先伟大的爱国精神。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的方法,逐步提高写作能力。二、基础知识(按照下列要求完成,并将相关知识点整理到笔记本上)词汇1、在课文中标注出下列词语的拼音。()元勋()鲜为人知()孕育()谣言()昼夜()鞠躬尽瘁()罗布泊()曛()选聘()至死不懈()邓稼先()铤()殷红()妇孺皆知()无垠()萦带()彷徨()马革裹尸()鞠()躬尽瘁()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马革裹尸:家喻户晓:鲜为人知:元勋:可歌可泣:鞠躬尽瘁:当之无愧:锋芒毕露:可歌可泣:你还积累了哪些生字?请整理到笔记本上。文学文化常识1、作者介绍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荣获1957年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2、关于邓稼先邓稼先,中国学家、核武器和科学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功勋奖章。文体常识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长篇传记要写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周围环境等。当然,重点是写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短小的传记(小传),只需写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情。“两弹一星”主要指、、。5、关于西南联大: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岳麓山下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一个月后,日军沿长江一线步步紧逼,危及衡山湘水,师生们于1938年2月搬迁入滇,4月,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课,1946年5月4日举行结业典礼,7月31日宣布结束,西南联大在滇8年期间,于1938年春在蒙自建立分校。于1940年8月设叙永分校。1946年5月,上述3校迁回原址,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院,改称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三、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1、课文由小标题分为六个部分。请你简要地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2、下面是对这篇课文结构的图示,其中正确的一项是:(b)② ③③ ④④ ⑤⑤ ⑥3、作者在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中说,“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下面是对这段话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d)/A、这段话的一二句指出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共同之处。B、作者用“可是”一转,概括地指出了他们二人在性格和为人上的截然不同。C、这段话先说二人相同的地方,接着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他们的不同。D、这段话表明了作者对邓稼先的赞扬和对奥本海默的贬斥。4、作者在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中写了他看邓稼先的信后感情有极大的震荡,接着作者说:“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作者是真的“想不清楚”吗?他为什么这样写?不是。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含蓄地告诉读者,他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也为邓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这样写,语言简练,蕴含丰富,更能给读者回味的余地。5、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6、为什么把邓稼先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预习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邓稼先》导学案12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学年七年级下册《邓稼先》导学案(无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