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18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汉族汉字汉语汉学家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第11课汉高祖刘邦在位8年享年62岁(前256—前195)长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楚汉之争中,刘邦取得最终胜利。材料2: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译文:自天子以下备不齐一辆四匹同样颜色马拉的车子,大将丞相有的乘坐牛车,老百姓家无余粒。——《史记》材料1: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译文:人民正常的农业生产被迫停止,发生了大饥荒。一石米要五千钱,人民互相残杀,死亡的人超过一半。——《汉书·食货志》据材料,说说西汉初年是一种怎样的社会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景象?秦的暴政和长期的战乱西汉初年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田地荒芜,人口锐减。“汉并天下”瓦当面对此种情景,如果你是汉高祖该采取哪种措施?汉高祖:(坐牛车出场,愁眉苦脸状)今朕已得天下,然面临诸多困难,不知采取何种政策治理天下?大臣甲:(神情激动)如今天下初定,社会动荡。臣以为要加强法治,严加管理,使天下太平。汉高祖:(点头赞同)是啊,维护社会秩序也是当务之急啊!大臣乙:(抚胡须)施暴政,天下更乱!秦朝灭亡就是最好的历史教训!所以要休养生息,方能缓和农民的反抗,终能使大业持久不败。——陆贾《新语》何为休养生息?请谈谈你的理解?名词解释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恢复元气,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目的何在?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黄老之学自我学习汉高祖采取了哪些有利于休养生息的措施?军事赋税下令“兵罢皆归家”;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措施鼓励人民致力于农业生产;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īché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供祭服,其具利仪……——《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汉书·景帝纪第五》秦朝、西汉初年:田赋与徭役概况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汉书·文帝纪第四》③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汉文帝④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班固《汉书》汉文帝霸陵成由俭败由奢秦始皇陵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文帝遗诏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史记·孝文本纪》上(汉文帝)常衣绨tì?衣(粗布衣服),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yè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史记.孝文本纪》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汉书·食货志》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文景之治”也成为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秦朝(前221年—前207年)西汉(前202年—9年)思考:同为统一王朝,为什么秦朝短命,西汉却持续了200多年?(从赋税、徭役、刑罚、结果四个方面比较秦亡汉兴)西汉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背景内容结果内容影响前提全力搞好疫情防控,这是当务之急,我们要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习近平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西汉初年的是()A.将相乘坐牛车出行B.统治者以史为鉴,轻徭薄赋C.国家粮仓充盈D.农民负担减轻2.西汉建立之初,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及其继承者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下列措施中属于汉高祖时期的有()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将部分奴婢释放为平民③轻徭薄赋④废除一些严苛刑法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CC3.汉朝从国家初定发展到“文景之治”的繁荣昌盛,其原因不包括()A.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B.重视“以德化民”,社会安定C.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D.文帝、景帝提倡勤俭治国4.“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①减轻农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②注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18
上一篇: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15    下一篇: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2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