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西汉建立的相关情况,西汉初年经济残破荒凉的景象和原因;知道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局面以及形成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史料分析,增强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注重民生,体恤民情,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原因。【重点难点】重点: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难点: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导入新课】播放《重回汉唐》视频提问:视频中的人们穿的衣服被称为什么?由此导入汉服、汉字、汉族、汉学,思考:为什么这些意义深远的词语都和“汉”有关呢?引入余秋雨的一句话:“我是汉人,我写汉字,我说汉语,因为我们曾经有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汉朝是怎样建立的,汉朝的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将汉朝之力成这样一个伟大的王朝呢?由此导入本课。出示材料: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dàn)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班固《汉书·食货志第四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chúnsì驷: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班固《汉书·食货志第四上》提问:刘邦历尽艰辛打下的天下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况呢?出现这种境况的原因?学生: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教师:秦朝的事业是在短短十几年中完成的,这使秦的统治存在急政暴虐的弊端。秦始皇在残酷剥削、压迫人民的条件下,完成了他的统一大业,但已经埋下了统治被颠覆的因素。秦二世即位,进一步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生产力严重破坏,社会矛盾激化。暴政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接踵而至的是漫长的楚汉战争。这场战争使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经济凋敝,人民流离失所,物价飞涨。教师:面对这种残破的局面,汉高祖刘邦把恢复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作为自己首要的任务。汉高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展示:休养生息政策教师:我们看看汉高祖采取了哪些休养生息的政策?/学生甲:“兵皆罢归家”;学生乙: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学生丙:轻徭薄赋。教师:“兵皆罢归家”,从军者归农;号召在战乱中流亡山泽、因饥荒沦为奴婢的人各归本土,一律免为庶人;发展农业,减免田租,十五税一;减免徭役及兵役等。这些措施一方面使国家统治秩序得到稳定,另一方面使曾经脱离生产的农民回到了土地,并得到了相应的生产条件,这样汉初的经济逐渐恢复起来。教师:汉高祖死后,到了他的儿子文帝和孙子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展示:“文景之治”教师:到了文帝和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注重农业生产,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酷刑,勤俭治国等。教师: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继续与民休息,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劝民力农,进一步减轻租税和赋役,慎于用法,主张“官统治于民,本应导之为善”。他们不仅在政治上宽厚,在生活上也是恭俭廉洁。文景时期经济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使汉朝统治进一步巩固起来。(经济、政治、生活)教师: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都大力提倡节俭,他们这种简朴的作风一直为史家所称颂,在今天我们还不够强大的中国,更要提倡节俭。(插叙汉文帝节俭的相关史事。)文帝提倡节俭,并要求官员不得以任何形式扰民。在他继位的第二年,他就责成审计部门清点长安的公用马匹,将多余的畜力划拨到驿站。他自己则身体力行,厉行节约,宫殿是旧的,不再装修;苑林很小,不再扩建。当时的宴游之所,地方不够用,需要再建一个露台,但他一看预算,需用“百金”,眉头就皱了起来,说:“这等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太奢侈了,不建了。”教师:“文景之治”在历史上被后人称颂,那么它有什么影响?学生: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教师:西汉建立、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三块内容互为因果关系,西汉建立是实施休养生息政策的前提,“文景之治”又是前两部分的结果。汉朝对秦朝的继承是一种发展性的继承,吸取了秦亡的教训,继承了其优长,使汉朝各方面的发展更加完善,创造了盛世,使政治、经济、文化、疆域进一步发展。【课堂小结】回顾历史,秦的暴政导致了它的灭亡,汉初的休养生息,关注民生,促成了汉朝盛世局面的形成。我们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党和国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真理。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下一篇: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1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