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11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新课伊始通过一组滚动的图片墙加上一首音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积极、愉悦的心情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了解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设置合作探究: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异同点,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组内探究和交流,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总结和习题的形式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梳理。这样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应用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背景,掌握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各项措施,知道主父偃和董仲舒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2、通过分析推恩令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观察、思考和理解能力。3、横向对比秦汉时期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培养学生客观、正确的历史判断能力。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利用史料和视频帮助汉武帝解决烦心事,以此来降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各项措施的学习难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思维的火花,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2、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推恩令”,使抽象的政令更加直观,易于理解。3、设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通过对话的方式,加以引导,将复杂的问题生活化、图片化,密切联系生活,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汉武帝巧妙解决地方权力过大的各项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了汉朝大一统的局面,使学生懂得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强盛的重要基础,进而在生活中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统一。2、知道儒家思想在中国影响深远的原因不仅是历朝统治者的推崇,同时也是因为儒家思想有许多优秀的文化值得被后人继承和发扬,这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2【教学重点】“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北击匈奴。【教学难点】“推恩令”的含义及其作用【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内外迁移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滚动的图片墙,引出这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汉武帝,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之千古一帝,16岁登基,把西汉王朝推向极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走入汉武帝统治的大一统王朝中,去感受他的雄才大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知识链接:“大一统”: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是“大一统”。环节二:学习新课第一篇章:推恩巧取封国权1、削弱诸侯国的封地和势力。2、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政治上的大一统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过渡:汉武帝通过颁布“推恩令”,极大地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但这却招来诸侯王门下许多宾客的不满,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面对这种现象,汉武帝是怎样处理的呢?又是谁为他献计献策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二篇章《尊儒一统天下心》1、播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视频,思考:(1)视频中的董公是谁?他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治国良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2)视频最后汉武帝如何归纳儒家的思想内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忠君、守礼2、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大力弘扬儒学?(1)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当时最高学府,太学里的老师称博士,学生是博士的弟子。(2)以五经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士,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3、秦朝的秦始皇在思想上也采取了一项措施——焚书坑儒。出示合作与探究: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异同点:4、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信、智,也是我们的做人原则。与我们党现在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谓是异曲同工,一脉相承。5、出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找出儒家思想。6、小结:思想战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培养封建统治需要的儒学人才思想上的大一统过渡:国家要发展,经济是基础。汉武帝初期,国家经济状况如何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三篇章《盐铁官营财权握》出示材料:经济上的难题: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由於对外征伐不断,中央财政从此前"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丰盈一变而为入不敷出的困局。1、材料说明此时中央政府遇到了什么难题?教给学生做材料题的方法:要找关键词:对外征伐、入不敷出,得出:对外征战导致中央财政窘困。2、结合素材:此时社会上出现什么现象?素材:历史镜头历史镜头一:平民百姓吃不起盐,只能淡食。历史镜头二:市场上货币混杂。有的半两钱轻的跟/榆荚一样。历史镜头三:富商大贾(gǔ),冶铸鬻(yù)盐,财或累万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出示材料::汉武帝时,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有些富商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11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下一篇: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1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