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35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文化创新--造纸术 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都有哪些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书写不方便、昂贵、笨重使用不方便﹑不易推广此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纸面平整、光滑、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技术比较原始。其原料为大麻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一幅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西汉早期麻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术的基本方法——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的发明纸的发明与改进: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优点: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作用:纸的使用日益普遍,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造纸工艺流程图洗涤原料切麻浸渍沤制烧制草木灰浸灰水蒸煮舂捣制浆抄纸晾晒、码放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2、这种纸有什么优点?3、造纸的流程都有什么?4、造纸术有何影响?1、造纸的原材料有哪些?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后汉书蔡伦传》蔡侯纸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课本73页,回答以下问题3、造纸的流程都有什么?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造纸术传播路线示意图汉纸出土地点公元4世纪造纸术传播的时间欧洲非洲大洋洲美洲阿拉伯国家朝鲜日本公元4世纪公元7世纪公元16世纪公元12世纪公元12世纪公元8世纪公元19世纪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蔡伦造纸术有何影响?二、文化瑰宝--中医学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张仲景和华佗两汉时期名医辈出,医学著作很多,诊断和治疗手段更加先进,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建立起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逐渐形成了世界上独具一格的中医药学体系。其中成就突出、影响最大的是东汉两大名医:张仲景和华佗。《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辨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张仲景华佗华佗,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进行各种手术。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华佗东汉末年东汉末年1.著有《伤寒杂病论》。2.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3.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4.还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1.擅长用针灸、汤药治病,实施外科手术。2.发明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3.创造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合作探究“神医”“医圣”三、文化传承---史学走近司马迁与《史记》《史记》书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内容:作者:西汉司马迁地位: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书的典范,文学的杰作。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历史巨著《史记》纪传体和编年体的比较《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指本纪,按年编写帝王的传记及国家大事指列传,以传记的方式纪录各类人物本纪12篇——记述帝王的事迹世家30篇——记述诸侯的事迹列传70篇——记述重要人物表10篇——编排时间与事件书8篇——记述典章制度《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52万多字。 以为人物写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体例本纪:按年计述帝王之事;世家:叙述秦以前各地方政权和诸侯王的历史事迹;列传:记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隐士、说客、名医、刺客等的事迹。表:按世代或年月分别记载历史大事;书:对古代经济、天文历法、地理等进行专门记载和论述。全书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和纪事,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印度东汉末年西汉末年张角—太平道张陵—五斗米道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下层民众贫苦民众尊奉黄帝和老子及神仙方术人生很苦,要熄灭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众生平等……中国(土生土长)四、文化融合---宗教合作探究道教和佛教在散步的道士们背景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主要教派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以治病来传道。张陵创立了五斗米道。主要在汉中、巴蜀地区;只要出五斗米就可入道或治病。结果: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传播很快。生活中的道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返老还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道观道士太极图青城山道教与中国文化佛教的传入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35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34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