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30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学习目标1.掌握造纸术发明与改进基本史实,识记东汉时期医学成就及地位,掌握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基本史实,知道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2.理解华佗发明“麻沸散”的意义和张仲景成为“医圣”的原因。3.理解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一纸泽四方名医妙回春史家之绝唱佛道传教忙第一子目第二子目第三子目第四子目以上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书写材料的革命书写不方便、昂贵、笨重使用不方便﹑不易推广一纸泽四方第一子目1.目前世界已知最早的纸出现于时期?2.改进了造纸术?自主阅读西汉蔡伦西汉时候,我国人民开始用麻造纸,已经懂得了造纸的方法,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造纸术。1986年甘肃天水出土的纸质地图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西汉麻纸在中国纸传入西方以前,他们在什么材料上书写?羊皮纸以羊皮制成。两面光滑,都能书写,且书写方便,比纸莎草纸更加适用,但价格昂贵。广泛用于欧洲。莎草纸古埃及人采用的书写载体,用纸莎草的茎制成。类似于竹简的概念,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复杂。莎草纸一直使用到8世纪左右。放眼世界:“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范晔的《后汉书》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这种纸有什么优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蔡伦对造纸术改进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造纸术的传播及对世界的影响第二子目名医妙回春1.张仲景生活的时期是医学成就是2.华佗生活的时期是医学成就是和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制成“麻沸散”编制“五禽戏”成就及地位:生活时期: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方法,后世尊称为“医圣”东汉末年张仲景(150--219年)东汉南阳人《伤寒杂病论》书影1、张仲景成就及地位:擅长技术:生活时期:东汉末年外科手术制成“麻沸散”编制“五禽戏”2、华佗华佗提倡养生之道。“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俗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华佗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预防理论,编排了一套——“五禽戏”。第三子目史家之绝唱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记述了从到的历史。3.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史记》是时期的所著西汉司马迁纪传体黄帝汉武帝史学价值文学价值第四子目佛道传教忙一、道教道教是本土宗教,创立了太平道,创立了五斗米道。中国张角张陵青城山位于今天四川都江堰市,相传是道教的发源地,张陵在此讲道。玉皇大帝炼制丹药太极拳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在社会中传播开来二、佛教云冈石窟白马寺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影响深远1、对于道教的兴起,统治者是什么态度?2、对于佛教的传入,统治者是什么态度?智者快答东汉改进造纸术造纸鼻祖东汉末年东汉末年麻沸散、五禽戏外科圣手医圣《伤寒杂病论》西汉末年,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时,道教在民间兴起。主张炼丹以求长生和成仙。汉武帝时,司马迁著《史记》。此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学宗教本课小结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我国两汉时期的科技文化之所以昌盛的原因是什么?1.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B课堂练习2.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A.华佗B.张仲景C.李时珍D.郦道元B3、东汉明帝时,派人到西域求佛法的主要原因是A、宏扬佛教文化B、用佛教来减轻自己的罪过C、借助佛法维护其统治D、兴趣所致C4、下列哪一种宗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B5、《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因为它:A、内容丰富B、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C、歌颂了农民领袖D、开创了编写史书的新体例D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30
上一篇: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24    下一篇: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3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