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29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政治上: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经济上: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经济上:汉统一铸币、盐铁官营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民族上:张骞通西域中外关系上:丝绸之路军事上:北击匈奴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什么时候呢?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两汉是指哪两个朝代?2.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你能说出两汉时期的治世局面吗?3.本课将学习哪些科技和文化?一、科技创新--造纸术 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战国秦汉时代竹木简在纸发明以前古人都有哪些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为什么后人用“册”“编”“卷”称书籍的篇幅?龟甲、兽骨陶器青铜器帛书埃及莎草纸欧洲羊皮纸苏美尔人泥版印度贝叶中国缺点书写、携带不便价格贵分量重世界缺点不能折叠,且粗糙价格贵书写面积狭小书写、携带不便纸的前辈1986年甘肃天水出土西汉放马滩纸1957年西安市郊出土西汉灞桥纸纸的诞生西汉早期麻纸纸的发明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范晔的《后汉书》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纸的改进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阅读教材和史料思考?浸渍(zì)沤制⑤舂(chōng)捣④蒸煮?焚烧草木灰?洗涤(dí)原料⑦捞取纸浆⑥制浆纸的制作⑧晒纸识图说一说纸的价值材料二中国人……造纸的技术随着阿拉伯人传到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的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中所谓书籍的开端。——(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图1图2材料一(注数据源自田中梅《中原古代藏书文化研究》)文渊阁四库全书阅读教材和史料思考公元19世纪公元4世纪(朝鲜)纸的传播造纸术的发明纸的发明与改进: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优点:纸的质量大大提高,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作用:纸的使用日益普遍,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二、科技瑰宝--中医学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阅读教材P74—75页,说一说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阅读教材P74—75页,说一说东汉时期的医学家有哪些,如何为他们制作一张名片。代表作:年代:《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地位:1.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疾病症候;对症下药;提出“治未病”。2.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后世称“医圣”。医圣仲景1、张仲景成就:张仲景(150--219年)张仲景做了长沙太守后,仍时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按当时的规定,他这一级别的官,不能随意接近百姓,他想出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坐在大堂上接诊,挨个地仔细给群众治病。为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叫“坐堂医生”。华佗(145--208年)2、华佗神医华佗年代:东汉末年地位:被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神医”成就:1.擅长用针灸、汤药治病,实施外科手术2.发明麻醉药剂“麻沸散sàn”3.创编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猜一猜这些动作分别模仿什么动物?东汉末年东汉末年1.著有《伤寒杂病论》。2.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3.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对症治疗。4.还提出“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1.擅长用针灸、汤药治病,实施外科手术。2.发明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3.创造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强健身体合作探究“神医”“医圣”制作历史人物卡片,简述两位医学家的主要贡献。课后历史的观察者中医惠泽世界三、文化传承---史学1、10岁开始读古书,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至明白。2、20岁那年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实地考察风土人情,收集历史资料。3、38岁那年,司马迁做了太史令,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4、48岁那年,因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而受“腐刑”,忍辱发愤著书,全力完成了《史记》。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太史一生探究精神求真求实持之以恒仗义、不畏强权、坚忍不拔答:面对艰难挫折、身心摧残,毫不畏惧的精神;为了理想和正义,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 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柳宗元(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太史《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史事公正记事,秉笔直书记载帝王将相、下层人物的活动史学:文学:文笔优美,形象生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29
上一篇: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39    下一篇: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1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