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医学成就和文化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司马迁和《史记》,佛教和道教。2.通过引导学会阅读历史校本教材、观察汉代造纸示意图,了解造纸的工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3.通过学习西汉时期的科技文化,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们科技文化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教学难点《史记》、道教和佛教。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汉朝的统治者,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和重视农业的政策,经过人民的辛勤劳动,社会经济呈现出新的面貌,并且有它显著的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板书课题)二、互研探究互动活动一造纸术的发明1.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纸?谁在什么时候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有什么特点?造纸术改进的意义是什么?西汉早期的麻纸。东汉,蔡伦,特点: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意义: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2.纸发明之前,中国人写字曾经用过哪些书写材料?和纸相比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不足之处?书写材料:龟甲或兽骨、青铜器、竹木简、帛等。成本高、贵重不方便携带、不易推广等缺点;纸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造价低廉,纸的出现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书写,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互动活动二张仲景与华佗自主阅读课本P74~75内容,完成第3题。3.华佗和张仲景有哪些主要的医学成就?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编创“五禽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后世尊称他为“医圣”。互动活动三历史巨著《史记》自主阅读课本P75~76内容,完成第4~5题。4.简述《史记》的作者、内容、地位。作者:司马迁。内容: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地位: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和史学著作。5.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一书?对照司马迁忍辱写《史记》的事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原因:(1)汉武帝时文化得到发展,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条件;(2)司马迁的父亲曾任太史令,司马迁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3)司马迁个人因素,他阅读了大量史书,也到过很多地方进行游历,且刻苦写作,忍辱负重。态度: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逃避。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要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为社会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互动活动四道教和佛教自主阅读课本P76~77内容,完成第6题。6.为什么佛教和道教都受到统治者的提倡?它们分别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文学、艺术方面)?佛教宣扬忍苦受难、寄希望于来世,客观上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统治阶级把它作为愚民的一种手段。对建筑的影响:佛教寺院、佛塔很常见。对雕塑的影响:开凿石窟,如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内雕刻有佛像等。此外还带来文字词语的变化,如借花献佛、当头棒喝、涅槃、无常等等。三、合作探究(一)交流预展1.组内交流:(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2.组内预展: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二)展示提升1.西汉时期的科技成就(造纸术和医学)。2.我国西汉时期文化昌盛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学习科学家们怎样的精神?四、归纳总结/五、板书设计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造纸术的发明2.张仲景与华佗3.历史巨著《史记》4.道教和佛教六、教学反思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    下一篇: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案1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