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学案(部编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一、学习目标1.掌握造纸术发明与改进的基本史实,识记东汉时期医学成就及地位,掌握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基本史实,知道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2.理解华佗发明“麻沸散”的世界意义和张仲景成为“医圣”的原因。3.理解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自主预习1.东汉时,宦官总结前任经验,改造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2.张仲景是的名医,他在总结前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3.《史记》是中国古代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4.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的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三、合作探究1.11.仔细观察下面的两幅旅游景点的图片,回答问题。图一洛阳白马寺图二四川青城山(1)这两幅图片分别与哪一宗教有关?图一相关的宗教宣扬怎样的思想?(2)请你分别说出这两个宗教在我国开始传播的时间。(3)请分析一下,我国的封建统治者为什么一直提倡和扶持图一中的宗教?四、随堂演练1.东汉以前,我国主要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材料。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向汉武帝上奏,用了三千片竹简,由两个人抬进宫殿。竹简(木简)作为书写材料,其主要缺点是()A.笨重,不便搬运阅读B.质劣,不能长久保存C.稀少,不易找到原料D.昂贵,不能广泛采用2.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B.张衡——创造“五禽戏”C.华佗——制成“麻沸散”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3.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各项()①佛教在古印度创立②汉明帝修建白马寺存放佛经③汉明帝派人到印度取经求佛④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4.下列科技成就,对人类文明传播影响最深远的是()A.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司马迁编写《史记》C.华佗发明了“五禽戏”D.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五、课后反思【答案】二、自主预习1.蔡伦2.东汉末年3.第一部4.6世纪三、合作探究1.(1)佛教和道教。佛教认为人生如苦海,人只有熄灭各种欲望和烦恼,修行为善,才能得到解脱。(2)张骞通西域后,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东汉末年,道教在民间兴起。(3)因为佛教宣扬的忍耐顺从的思想,有利于麻痹人民的反抗思想,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所以受到他们的扶植与提倡。四、随堂演练1.A2.B3.B4.A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学案(部编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学案10    下一篇: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导学案(含答案)(部编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