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第二单元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选择题1.“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这场改革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2.李鸿章在1872年大声疾呼,“中国正面临着三千余年未有之变局:西洋人自印度而至南洋而至中国,步步紧逼而来,此种推进无法阻挡,中国必须迎头抗御这一挑战,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材料表明当时中国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A.发展军事工业,巩固国防B.进行改革,建立先进的政治制度C.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D.发展民用工业,增强经济实力3.“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统营垒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的历史功绩是 ()A.创办近代工业 B.黄海海战壮烈殉国C.矢志为变法献身 D.兴办大生纱厂4.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采用大机器生产,有的企业出现了雇佣关系,有的产品在调拨时按成本计价。由此可见这些军事工业 ()A.保持着浓厚的封建性B.对外国有很大的依赖性C.传播了西方先进技术D.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5.“至1854年出,他已练成湘军陆师十五营、水师十营,官弁、勇丁、长夫等共一万七千余人,由此开创了近代军阀拥兵自重的先例,也表明清王朝已经腐朽到难以维护其统一军权的地步。”材料中的“他”应是()A.林则徐 B.曾国藩C.李鸿章 D.袁世凯6.□□一战,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全国上下到处发出整军经武以救危亡的呼声。迫于内外的双重压力,清政府也不得不从事军事制度改革,建立新型陆军。“□□”处应填写 ()A.甲午 B.戊戌 C.辛丑 D.辛亥7.清政府将旅顺港、大连湾及附近海面租与该国,租期25年,该国享有租借地内的行政权;允许该国从中东铁路某点至旅大修筑一条铁路支线(即南满铁路),该铁路所经地区的权益不得让与别国。这里的“该国”是()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德国8.“右疏为南海康广厦工部为举人时主稿。时乙未春仲,倭事正急,纠集直省公车若干名联名所上者也。凡一万八千言,大意乞下明诏、行大赏罚、迁都练兵、变通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夷,保疆土而延国命。”这段材料描写的是 ()A.公车上书 B.组织学会C.宣传主张 D.百日维新9.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等人以京师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机构为依托,将当时西方最权威的国家法著作、欧美外交官的必修课——《万国公法》译成中文,在中国朝野产生极大轰动,此后又译介了一大批关于欧美国际法的著作,使西方国际法知识在中国得以系统输入和传播。上述现象的发生,得益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0.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为了对人民进行“启蒙”,曾提倡白话文和“小说界革命”。维新运动失败后,白话报刊更多出现,白话文得到更多提倡。除“小说界革命”外,维新派继续倡导“诗界革命”“曲界革命”等。这说明戊戌变法()A.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B.为新文化运动奠定基础C.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D.促使新式学堂开始普及11.某学者说:“它不仅标志着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夭折,而且极大削弱了中国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被“极大削弱”的主要依据是清政府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2.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着中华民族的觉醒,读书人用诗词表达着对国家的忧虑。下列诗词反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是 ()A.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B.领土台湾重海疆,求和卖国李鸿章C.康梁变法清廷诏,兴学育才新政行D.龙旗隐没深宫泣,烈焰都城帝王悲13.八国联军的头子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说:“中国所有好斗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拳民运动中见之……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上述内容能够用来说明近代中国没有被列强灭亡的 ()A.过程 B.原因 C.结果 D.影响14.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A.虎门销烟B.圆明园遗址/C.侵略者坐在清朝D.日本在旅顺的暴行皇帝的宝座上非选择题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的确是一种悲剧,甚至诗人的幻想也永远不敢创造出这种离奇的悲剧题材。”材料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部分史实时间史实1900年3月帝国主义列强在渤海举行海军示威,显示要用武力干涉中国1900年7月俄军从17日起至21日发动了惨绝人寰的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1900年7月联军在天津成立“天津都统衙门”1900年7月帝国主义联军在津大肆抢掠屠杀1900年9月德国照会各国,主张先“惩凶”后议和(1)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这段话旨在说明什么。这场战争的导火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第二单元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检测题(含答案)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