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导学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章节名称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计划学时一课时学习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名称,建立时间及建立者,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概况,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理解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三民主义,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革命派倡导的民主革命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的。【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教学难点】三民主义。自主学习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1.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2.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3.1895年10月,广州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4.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这些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影响较大的革命团体有华兴会和光复会。2.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3.在同盟会成立大会上,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决定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4.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5.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自主学习展示展示成果,教师小结。合作探究【探究一】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内容,广泛传播原因及其传播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结论:核心内容: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满清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原因:(1)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20世纪初,不少中国留学生到国外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扩大。民族危机使革命知识分子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极大地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探究二】“三民主义”是从同盟会纲领阐发而来的,两者之间有哪些相同?有哪些变化?结论:两者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原来同盟会的纲领加以阐述和完善而已。这样的革命纲领适应当时的历史潮流,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已经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成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后来,就是在三民主义的鼓舞下发生了武昌起义,并取得初步的胜利。学生展示合作成果教师点拔收获平台这一节课我的收获是?(学生主发挥,教师辅导)知识网络图1.1903年6月,________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C)A.陈天华B.邹容C.章炳麟D.梁启超2.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C)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3.“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B)A.强学会B.兴中会C.光复会D.同盟会4.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革命纲领的革命政党是(D)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同盟会5.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B)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接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C.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D.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知识检测展示学习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孙中山先生的早年革命事迹,要凸显“三民主义”思想理论确定的实践性和曲折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列表等各种形式,让学生明白事件发展的前后因果联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列表归纳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可以进一步提高的地方,增加历史事件之间的前后联系性、逻辑性,让学生在理解中牢记历史知识。同时,要主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联系现实、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和锻炼,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能

 

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导学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导学案(无答案)    下一篇: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学案(无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