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9课辛亥革命练习题13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辛亥革命选择题1、1906年,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安庆起义 B.绍兴起义C.镇南关起义 D.萍浏醴起义2.《神州日报》是旧上海报纸。该报自1911年10月12日开辟了《鄂省大风云之详报》《本报鄂乱专电》《鄂乱各面之专报》专栏。比较确切地说,“鄂乱”是指()A.广州起义B.武昌起义C.义和团运动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3、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为()A.它是同盟会成立后,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B.它是孙中山、黄兴领导的C.革命党人在起义中表现了英勇的气概D.起义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推动了革命发展的进程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兴中会成立②中国同盟会成立③黄花岗起义④武昌起义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5.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会让我们联想到()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6.“庚子(1900年)和辛丑(1901年)之交,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它意味着旧式的民族反抗和斗争难以改变中国的命运,民主革命的涛声已经隐约可闻。”下列选项中能够印证“民主革命的涛声”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太平天国运动7、某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个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实现民主共和”的标语B.1911年12月1日南京各大报纸刊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消息C.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D.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人示威8.《1911年再读辛亥》中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A.实现了革命目标B.改变了社会性质C.推翻了封建制度D.结束了封建帝制9.“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广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C.萍浏醴起义 D.武昌起义10.“没有革命的理论思想,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自强求富B.救亡图存C.民主科学D.三民主义1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由他创建的有()①兴中会②华兴会③中国同盟会④新民学会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1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13.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浪潮迅速席卷全国,下列省份中首先脱离清政府独立的是()A.湖北省 B.湖南省C.安徽省 D.江西省14.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充满曲折,下图①处所示道路对应的历史事件是()/义和团运动 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15.孙中山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亲来杭州致祭,说:“光复会有□□□之杀恩铭,其功表见于天下。”并亲写一副挽联哀悼“丹心一点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下列适合填入空白处的是()A.刘道一B.蔡绍南C.徐锡麟D.宋教仁16.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A.揭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二、非选择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材料二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一个普通却又极不平凡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由此开始,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开端。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起义的组织者是谁?这次起义被称为“首义之举”,你理解的首义精神是什么?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观察上图,说说这两幅图片展现了革命党人什么样的精神品质。指出这次起义的历史意义。19、20世纪初,腐朽的清王朝摇摇欲坠。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革命志士的奋斗】///图一刘道一图二徐锡麟图三赵声(1)图中三位人物分别领导了哪次著名起义?(2)图中人物领导起义的最终结果如何?有何共同历史意义?【清王朝的覆亡】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第9课辛亥革命练习题13
上一篇:第9课辛亥革命练习有答案    下一篇: 第九课《辛亥革命》同步练习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