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练习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1.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武昌起义B.中华民国成立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2.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成立同盟会,发动武昌起义,创建中华民国。这群人属于()A.农民阶级 B.资产阶级维新派C.地主阶级 D.资产阶级革命派3.一部历史作品中写道:“1912年元旦,下午6时15分,孙中山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各省代表迎入内府。当晚11时,举行受任典礼。”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孙中山组建同盟会B.孙中山组建兴中会C.武昌首义成功D.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民国时期旅顺学生刘成汉的小学毕业证书上标明其毕业于民国38年。他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A、1946年B、1947年C、1948年D、1949年5.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6.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它”及带来的“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是指A.鸦片战争——中国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C.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7.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中,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A.1912年,孙中山为争取列强的支持,宣布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B.1912年2月,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下诏退位C.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D.1912年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8.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下列关于发生在南京的历史事件中,叙述正确的是()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③兴中会在此成立④孙中山、袁世凯都曾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④9.民国建立之初,某人撰写了一副对联:“民忧是也,国忧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结合对联可知,此时()A.中华民国政权已经覆灭 B.封建制度已经被推翻C.袁世凯已经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没有颁布10.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A.辛亥革命的爆发 B.赶走了外来侵略者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11.“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孙中山发表的《临时大总统誓词》()A.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正式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C.宣布中国封建制度最终结束 D.表明辛亥革命取得完全胜利12.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追忆一百多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他们的共同点有A.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13.口号与主张蕴涵着时代的特征。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①自强、求富②民主共和③维新变法④扶清灭洋A.①④③②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14.不同时期的热门词汇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事件。下列几组词汇中,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大报刊上的是A.火烧圆明园、轮船招商局、拜上帝会B.中华民国、袁世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广州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D.变法图强、中国共产党、兴中会15.“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它说明辛亥革命①推翻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②使社会习俗发生了极大变化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6.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希望他好,使他不能不好”。为此,资产阶级革命派()A.成立同盟会B.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发动武昌起义D.逼迫清帝退位非选择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到20世纪初,清朝统治已经余日无多。……对于像孙中山这样涌现出来的最有鼓动能力的有抱负的革命者来说,取得权力只是推行迫切需要的社会规划以解救农民和城市劳工的苦难的一种途径。虽然从西方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练习
上一篇:第十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练习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课件及视频素材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