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导图与中考题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导图与中考题导练【单元知识结构导图】【中考题导练】1.(2020●江苏南京)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年8月,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D】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中国同盟会2.(2020●四川自贡)如图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被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平均地权”是指【C】3.(2020●湖北孝感)蔡元培先生1925年曾经撰写过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该挽联是写给谁的?【C】A.邓世昌B.谭嗣同C.孙中山D.张自忠4.(2020●湖南湘潭)1905年,某人在加入某革命组织时郑重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A】A.中国同盟会.B.中国国民党C.中国共产党D.兴中会5.(2020●内蒙古赤峰)在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远在海外并未直接参与,但我们仍称他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这是因为他早就为革命播下了火种。其中的“火种”是指【C】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6.(2020●四川雅安)他在《革命军》一书中盛赞革命,旗帜鲜明地宣传反清革命。他是【C】A.张炳林B.孙中山C.邹容D.陈天华7.(2020●湖北随州)“民国”之取代自秦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D】A.新文化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辛亥革命8.(2020●四川雅安)武汉有“英雄城市”"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A】A.辛亥革命:B.同盟会成立C.黄花岗起义D.兴中会成立9.(2020●广西百色)武汉素有“英雄城市”之称,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这座英雄城市家喻户晓。武汉被称为“英雄城市”源于1911年的武昌首义,这次起义【C】A.开启中国近代化道路B.直接推翻清朝的统治C.导致清朝统治的瓦解D.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10.(2020●湖南株洲)孙中山说:“革命为唯一法门,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他领导的哪场“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B】A.二次革命B.辛亥革命C.护国战争D.国民革命11.(2020●浙江衢州)状元实业家张謇认为“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对其中“国体之改革”理解正确的有【A】①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②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③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④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2020●江苏连云港)下列历史事件与右图所示信息直接相关的是【B】湖北军政府13.(2020●湖南衡阳)“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D】A.废除丞相B.太平天国运动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14.(2020●江苏泰州)“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对该事件评价不准确的是【B】A.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B.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终结C.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15.(2020●江苏扬州)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义之城”,他们应该去【B】A.北京B.上海C.武汉D.广州16.(2020●四川泸州)学者金冲及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文中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这反映了辛亥革命【C】A.推翻了封建制度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推动了思想解放D.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17.(2020●四川成都)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个政权在其国歌中写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下列叙述,能体现该政权“旧邦新造”的是它【D】A.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C.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D.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8.(2020●山东东营)“中国历史上的多次革命,唯有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的“首创之举”是【B】A.创立了中华民国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19.(2020●北京)以下内容是-.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D】时间1894年1905年1912年1913年事件成立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动“二次革命”洪秀全B.梁启超C.章炳麟D.孙中山20,(2020.海南)造成下表项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22.(2020●江苏苏州)“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在孙中山这篇《讨袁檄文》号召下,19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导图与中考题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有含答案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试试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