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32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这是一个思想自由,人才辈出的时代。知识分子的目光开始转向思想启蒙,唤起了国民的觉醒。民众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新的主义、新的信仰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近代化的探索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先进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12课新文化运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及主要内容。2.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内容背景时间开始标志主要阵地影响/评价代表人物领导阶级口号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背景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新思潮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领域“尊孔复古”的逆流。旧思潮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开始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法文单词,意思是新青年第二卷开始改称《新青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曾经一度以该刊为机关刊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主要阵地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在《新青年》上发表一系列文章,号召打倒孔家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由于他们的文章均发表在《新青年》上,所以《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1917年初,陈独秀接受新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聘请,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不久也迁往北京。《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主要阵地北大红楼:整座建筑通体用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故名“红楼”。始建于1916年,1918年落成。现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字鹤卿,中国近代革命家、教育家,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但却是这场运动最有力的支持者。北京大学当时中国第一流的学者纷纷进入北大,北大拥有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辜鸿铭、刘师培等等一大批优秀的教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代表人物鲁迅胡适陈独秀李大钊他们认为,辛亥革命所建立的民主共和只是个虚假的形式,要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民主共和国,就必须用民主和科学来救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述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美国学者莫里斯认为,聚集在《新青年》周围的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难估价的。他们的著作铸成了一代年轻学生的信仰和态度,1919年五四运动后,这些学生是政治上的生力军,并成为现代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代表人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内容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陈独秀(1916年《青年杂志》1卷5号)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自由、平等。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伦理学说。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维护专制制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内容“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节选自鲁迅《狂人日记》《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 DEMOCRACY--民主SCIENCE--科学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也包从西方传入的社会科学理论。内容②提倡民主与科学。(口号)内容③文学革命:推倒旧文学,提倡白话文1917年《文学改良刍议》文体形式文体内容胡适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1917年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主张陈独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内容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时代的需求,加上先驱者的主张和奋争,白话文学的主张取得了胜利。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规定白话为“国语”,通令全国中小学采用

 

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32
上一篇: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30    下一篇: 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3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