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19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型新授课节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长征的路线,理解长征胜利的原因和长征胜利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①引导学生自制长征相关vr视频,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加深对长征路线、长征途中红军的困难的学习,初步感受长征中党和红军的伟大革命精神。②分析比较探究原因: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不同的领导决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③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长征胜利原因、长征精神等关键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宝贵的长征精神,珍惜当下大好学习机会,努力奋斗,为新时代的长征——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尽一份力。教学重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及意义教学难点长征胜利的原因与长征精神教法学法合作探究、论从史出、vr等信息技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化补充导入新课以学生自制长征相关VR视频:学生分四组分别制作:1、红军长征路线;2、红军与敌军军事力量对比;3、红军长征途中衣食住行;4、红军长征中的困难。通过学生、老师对四组内容进行评价,一方面通过反馈激励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长征的路线、转折、困难,并以此引入本课内容。新课讲授利用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长征历程进行概括,加深对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的理解,再利用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长征却是最后胜利的前奏曲”转入长征胜利的原因的探究。【合作探究】阅读以下四则材料,分组讨论长征胜利的原因?材料一: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史中最辉煌的一页。在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中,毛泽东指挥三万多红军大小四十余次作战,驰骋数千里,在川黔滇的高山峻岭中,走中有打,打中有走,退中有进,进中有退,声东击西,忽南忽北,奇正圆合,虚实汇融,迭出奇兵,调动敌人,大范围迂回往来,如入“无人之境”,歼敌一万八千余人,创造出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曲爱国张从田《长征记》讨论成果:材料二:vr视频——飞夺泸定桥讨论成果:材料三:据报,前朱毛匪部窜川南时,对人民毫无骚扰,有因饿取食土中萝卜者,每取一头,必置铜元一枚于土中;又到叙永时,捉获团总四人,仅就内中贪污者一人杀毙,余均释放。——蒋介石1935年3月6日发给四川军阀刘湘、潘文华的电文讨论成果:材料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兴国只有23万人口,参军参战的就达8万余人,占青壮年的80%,为革命英勇献身的有名有姓的烈士达23179名,其中仅牺牲在长征途中的就有12038名,几乎每一公里长征路上都铺上了一位兴国籍烈士的英魂,是全国烈士数最多的一个县。——中国国情网讨论成果:教师补充材料:中国共产党区别与其他政党又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密切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通过材料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党和红军与人民的鱼水情是长征胜利的根本原因”的理解原因归纳:1.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的领导。2.红军战士不怕牺牲,英勇善战。3.红军是人民的军队,纪律严明,深得民心。4.沿途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结合原因探究顺承到长征胜利的意义思考,利用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论从史出的能力。【论从史出】结合材料思考长征胜利有何伟大意义?材料一: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下了树身和树根。——周恩来分析结论:材料二:这支军队最后到达了它的目的地,它的核心力量完好无损,它的士气和政治状况显然跟从前一样强盛。……这次大迁徙是历史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红军经过的省份,人口超过两亿……红军召开群众大会,演出剧目,没收官僚、大地主和税吏的财产给穷人。……他们武装了成千上万的农民,留下干部去训练红色游击队,使南京军队疲于奔命。——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分析结论:材料三:征是举世无双的。它所表现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个有十一亿人口的民族,使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分析结论:教师补充材料: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再结合实物史料——“中国夷民红军果基支队”队旗和“赤化全川”石刻对长征进行意义归纳意义归纳:1、粉碎了国民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19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2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