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28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合作探究根据材料提供的场景和关键词写一段舞台剧的剧本,并进行展示表演合作探究: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及原因材料一古都北京步入民国时期第一个鲜明的标志,就是废除帝王纪年,改用世界通行的公历。新年伊始,依公历确立元旦“双十节”为全国国庆日,但是双节的庆典主要流行于政界,一般民间较为冷漠。传统的春节与中秋节盛况依旧。民国初年,已经出现新式婚礼,俗称“文明结婚”,典礼仪式简单,新人相对三鞠躬,交换饰物,证婚人致词颁发证书,礼成。旧式婚礼仍然保持着强大惯力,在民间流行。材料二1912至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相当发展。——《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三谭嗣同主张以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原则代替封建主义的婚姻家庭伦理。另外,谭嗣同盛赞西方社会的文明婚俗。“夫妇择偶判妻,皆内两情相愿,而成婚于教堂。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近代经济的发展政治运动的推动欧风美雨的影响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思维拓展: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影响(1)政治上:有利于反封建斗争,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总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思路:从政治,经济,思想…..他们看着外国事,不论是非美恶,没有一样不好的;看着自己的国里,没有一点是好的,所以学外国人惟恐不像”“洋帽洋衣洋式样,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大公报》1903年4月如何在文明交流互鉴中重树中华文化自信?升华主旨“一、二、三、四”归纳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从封闭到开放,逐渐文明平等化一大二大三大四项趋势原因特征内容内因:中国历史的巨变不平衡衣、食、行、习俗外因:西方文明的传入冲击新旧并呈多元发展包括进步的政治变革,工商业经济的发展,社会思想的解放等。民主自由平等交通运输的发展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1.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跪拜握手2.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28
上一篇: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27    下一篇: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2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