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10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通过阅读教材、识读图片、观察示意图等,以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史实为载体,学会在一定的时空下思考历史问题,提升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近代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史实学习,体会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如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教学重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教学难点:将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放到时代背景中去理解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1分钟导入【教师活动】导入:出示本学期课本目录,梳理近代史线索,指出:通过本学期历史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陷入灾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的抗争反抗列强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近代历史中社会各阶层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强,寻求新出路的近代化探索过程,在此过程中,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活动】思考、观察,初步认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22分钟讲授新课一、近代教育的发展任务1.新式学校的发展【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字书写……凡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而中国迄无熟习外国语言文字之人。——奕?等《奏请设立同文馆折》提出问题:为什么19世纪中期中国需要新式教育?【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鸦片战争之后,国门已经被迫打开,不管情愿与否,清政府都不得不面对各式各样的中外交涉,第一则材料在中英《天津条约》中,有“凡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的说明,第二则材料恭亲王奕?所说“欲悉各国情形”,中国需要有熟习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洋务运动的向西方学习技术也需要熟习外国语言文字之人,这说明在列强侵略背景和近代化探索中下,急需新式人才,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打开历史书第125页,找到近代中国兴办的新式学校有哪些?从它们所创办的历史时期来看,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活动】从教材中找到:洋务运动期间,为了培养新式人才所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和福州船政学堂,还有百日维新中硕果仅存的京师大学堂。【教师活动】出示材料:/京师同文馆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翻译官……有的被委派为出国公使……京师同文馆的学生有一部分直接步入自强事业中,在电报、机器、船政、军械等处任职的人大多成为技术中坚;有的则充实到新式学堂从事教育工作。——赵旻《京师同文馆的发展历史及其贡献》提出问题:新式学校“新”在哪儿?【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得出结论:新式教育不仅培养了翻译人才,还培养了外交、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新式人才,反映了新的时代要求,京师同文馆的创办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任务2.废科举,举新制【教师活动】出示材料:翰苑清才……若问以亚洲之舆地,欧美之政学,张口瞪目,不知何语矣。——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法久弊生,作弊手段多样……自外入者有传递、顶替、拖签、关节;自内出者有漏泄命题,偷打红号等,实则“鼠窃狗偷”。——江德松、汪宏《清末废科举的原因及启示》【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清末的科举制有哪些弊端呢?【学生活动】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按照逻辑思考回答:在科举“指挥棒”的引导下,很多读书人对于近代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又加之科举制本身滋生的腐败,科举制已不适应新时代选官用人的需要,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教师活动】出示《奏定学堂章程》,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学生活动】思考回答:《奏定学堂章程》所建构的教育体系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进行划分,体系较为完备,对学校教育课程设置等作了明确规定,“通儒院”和各类学校中的传统文化学习,依然体现“中体西用”的原则,但从其分科学堂等的设置,清政府已经注意与时代相适应,培养近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二、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任务1.新闻业的发展【教师活动】过渡:近代新式人才的思想解放还与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近代的新闻消息、舆论宣传的主要阵地是报纸、杂志,是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中国近代的报刊是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出现的,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申报》1872年在上海创刊,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中很多关键历史信息。除了《申报》外,请翻开教材第125、126页,找找中国近代还兴起了哪些报刊?【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有《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信任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10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    下一篇: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1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