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18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上学期质量监测试卷八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时间45分钟,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2.闭卷考试,不可查阅参考资料,独立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对联“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幅对联A.表明因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仇杀亿万千人B.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C.说明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D.揭示了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2.如题图是近代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年代尺。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阶段是A.① B.② C.③ D.④3.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C.《变法通议》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4.如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A.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 B.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C.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开放 D.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5.《时局图》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现象。有人题词云:“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出现“裂似瓜”的局面是在()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6.1898年7月,京师大学堂在北京创办,一开始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设有农学、工学、医学等十科,辛亥革命后改称为北京大学。据此推断,京师大学堂应创办于A.百日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 D.国民政府时期7.“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莫道中华尽懦弱,农民阶级志不移。”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运动 C.旅顺大屠杀 D.百日维新8.“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辛亥革命A.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C.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 D.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9.《讨袁檄文》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此后发生的“戮此民贼”的事件被称为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北伐战争 D.护国战争10.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材料中中国的“集体意识”指A.长征精神 B.红船精神 C.五四精神 D.革命精神11.有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地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共同主题是A.由封建专制向君主立宪的转变 B.由君主立宪向无产阶级革命C.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D.由专制转向实行民主政治12.电视节目《百战经典·伟大的会议》对下图这样解说:“一座城市,因为一次重要会议与红色结缘;一座小楼,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一次会议,从此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解说词中的会议是指A.中共二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13.《毛泽东选集》中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最能体现材料中“合作”的重大事件是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二次革命14.“3月21日夜,中央红军以突然行动闪电式四渡赤水,突出重围。”该行动发生在()A.南昌起义时 B.长征途中 C.淞沪会战时 D.百团大战中15.1937年7月15日,中共递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指出:“……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变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触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这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A.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目的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愿C.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要求 D.团结御侮一致抗日的诚意16.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颇多,并攻克了重要据点……”。该社评中“大规模的运动战”是A.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破灭C.八路车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17.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编陶希圣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由此可见,国民党发起谈判的真实意图是A.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B.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C.讨论建立联合政府 D.确定和平建国方针18.“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是毛泽东经典的战略思想之一。以下战役最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历史试题18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