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件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学习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2.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黄土高原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27万平方千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河中游河段经过黄土高原,每年携走的泥沙多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土做成1米见方的土墩,然后把土墩沿赤道码放,能绕地球20多圈。水土流失严重1.阅读图6.34,说说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2.讨论不同的土质(沙土和黏土)、不同的坡度(陡坡和缓坡)、不同的降水强度(暴雨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3.阅读课本图文资料,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合作探究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危害。(实验探究:课本P29页1.阅读图6.34,说说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状况的关系植被覆盖越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就越 ,水土流失的状况 。弱越严重沙土水土流失与土质的关系说明:沙土,水土流失______。黏土,水土流失现象______。严重轻微黏土水土流失与地表坡度的关系说明:地表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______。地表坡度越小,水土流失现象越______。严重轻微水土流失与降水强度的关系说明: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______。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现象越______。严重轻微实验结论水土流失的强度与、、、等有关。坡度大小植被疏密降水强度土质植被覆盖率越、降水强度越、坡度越,水土流失越小,反之,水土流失越严重。高小小一、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植被土壤气候疏松,多空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地形采矿修路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修路、采矿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一、水土流失的原因人为原因过度樵采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有那么一天,不仅耕地没了,村庄也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二、水土流失的危害脆弱的生态环境经常遭受旱灾、只能种耐旱的作物,如高粱、谷子。有时饮水都很困难。有暴雨时,又会发生洪涝灾害,还会引起泥石流、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农田、住房、道路常遭到破坏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农田村庄严重水土流失二、水土流失的危害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使黄河含沙量剧增,下游形成“地上河”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水土流失尤为严重,结合前面所学水土流失的原因(P28页),如何治理水土流失,保持水土?(P30—31页)合作探究2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淤地坝坝地玉米打坝淤地有何作用?1、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2、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良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建梯田)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物措施(恢复植被)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采取哪些措施恢复植被?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辩论题:退耕还林还草是一项国家政策(课本P31)1、黄土高原是否应该全部退耕?2、退耕的土地是否全部种树?采取任何措施都要掌握好“度”,对于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水土保持。效果:环境变美了,农民收入增加了,生活也逐渐富裕了。安塞县位于陕北延河的中上游,是典型的梁峁状沟壑区。安塞县长坊村水土保持优化配置试验是采取以村庄为圆心的圈状结构。内圈是基本农田和经济林开发区,中圈是以水保为主体的粮食开发区,外圈是林草为主的生态保护区。在立体配置上以水土保持的梯形结构。山顶戴帽子,山坡挂果子,山腰系带子,山下穿裙子。治理前治理后1.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A.注入的支流众多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C.水流速度快D.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2.下列省级行政区域中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是(???)A.山西、陕西B.山西、河南C.黑龙江、河北D.湖南、湖北3.下列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中,属于人为原因的是()A.坡度陡B.土质疏松C.降水集中D.过垦过牧、修路、采矿破坏地表当堂训练DAD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是(???)?A.地震、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B.大气污染严重,气候逐渐变暖C.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D.造成土壤盐碱化,使农作物产量下降5.在黄土高原上,生态环境建设中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减少放牧的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件
上一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二课时)课件    下一篇: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课件六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