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3.1分子和原子教案44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2、充分发挥想像力,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信息进行加工。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重点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分子的三大特点;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表象,初步体会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 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法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学生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第一,情景激学。用一些宏观现象创设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酒香不怕巷子深,花香四溢、物体的热胀冷缩、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等。第二,联想推理。尽量将不可见的微观粒子行为特征与学生熟悉的某些宏观事物联系进行转换理解,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形成微观粒子的内部表象。第三,辅助教学。采用实验探究、电脑模拟、互联网搜索相结合的方法展示分子、原子的行为特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分子、原子印象。教学之前先用百度网页搜索“分子和原子”的相关教学资料,找来一些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等作为参考,明确教学的重难点,研究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再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一些生活中能体现分子运动的实例,和苯分子、硅原子、分子间隔微观示意图的相关图片,还有水分子自述的小文章,及相关习题。通过整合教学资源、相关教学素材并结合学情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必备的仪器和药品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见闻:湿衣服会变干;深远的小巷可以闻到美酒的芳香,走进花海能嗅到花香,这是何故呢?学生思考、讨论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世界是

 

3.1分子和原子教案44
上一篇:3.1分子和原子教案41    下一篇: 3.1分子和原子教案4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