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30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经环保部门测定,鄱阳湖湖区总磷浓度明显下降,其中“磷”指的是(  )A. 分子  B.原子C.离子  D.元素2.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的种类变多B.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切开成熟的波罗蜜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6000 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 L的钢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3.打开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很小C.分子大小可以改变 D.分子之间有间隔4.6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 40 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之间有间隔5.下列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间隔变小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6.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 N  B.O  C.H  D.Fe7.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图28.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3A. x只能为7B.M的原子易失电子C.M为金属元素D.x为8时,M为阴离子9.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离子构成B.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大C.水变成冰后,水分子静止不动了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不发生变化10.小雪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四个图像是她总结的反映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图4A. ①一定质量的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B.②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③用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D.④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1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能生成氯化氢。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氢分子 B.氯分子 C.氯化氢分子 D.氢原子2.图是几种分子的构成,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B.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30
上一篇: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题(含答案)    下一篇: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含答案2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