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认识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记住实验的现象和反应产物;(2)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水体污染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2、过程和方法:用过滤、蒸馏等方法分离混合物。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知识导航】考点一爱护水资源1.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2.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①工业生产中“三废”、、未达标排放;②农业上、的不合理使用;③生活的任意排放。3.爱护水资源的措施是:一方面,提高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防止。考点二水的净化1.净化水的方法:、、、、;净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2.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操作要点:一贴:。二低:⑴;⑵。三靠:⑴;⑵;⑶。问题: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及过滤速度慢的原因?3.硬水与软水(1)定义:含有较多可溶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硬水,含有较少或不含可溶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软水。(2)硬水和软水的检验A._____________(主要方法):B.加热法(3)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常用______法,实验室一般用_________法考点三水的组成1.水的电解实验:(演示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①通电后,两极上都有_________;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__,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__,体积比大约是____。产物检验:①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是_____;②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①水是由______和_______元素组成的;②化学变化前后元素_______不变。③学变化中,可分而不可分巧记现象:“正氧负氢,氧一氢二”2.氢气(验纯)可燃性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纯的氢气(混有___或___)遇明火有可能____,所以点燃H2前要____。考法一例.根据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考法二例(节选)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1)①的作用是。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C.蒸馏 D.过滤(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考法三例.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C.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练习巩固】1、淮北市是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我们不仅要节约每一滴水,同时还应防止水的污染。在以下列举的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中,你认为合理的是()①禁止使用农药和洗衣粉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④生活污水净化后再排放A.②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2、今年世界各国频发地震。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采取措施如下,合理处理的顺序是()①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A.③①②④B.②④③①C.④③①②D.④③②①3、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电解水实验”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的C.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D.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4、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牵动全周人民的心,灾区饮水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请你运用以下资料及所学的化学知识,为灾区人民提供饮水安全常识。【资料在线】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感官指标化学指标细菌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
上一篇:人教版化学九上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课导学案    下一篇: 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填空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