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七上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了解他童年、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2、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手法,学会分析人物形象。3、写读书笔记。4、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阅读的。教学: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2、了解作品内容及主题3、赏析片,形成自己的看法。教学难点:1、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2、分析人物形象及写作手法安排:2教学过程:第一导入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副对联吗?(ppt:“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是一首挽联,你们知道挽的是谁吗?(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笔耕不辍,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作品,鲁迅先生的作品以小说、杂文为主,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二、走近作者、走近作品1、“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  “朝”表示早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题目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2、对《朝花夕拾》,你知道多少?《朝花夕拾》作一九二六年,共十篇,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后改名为《朝花夕拾》,它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和》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其间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呆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一样,也是污浊的。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3、对作者,你了解多少?鲁迅(1881~1936)原名树人,字豫才,绍兴人,出身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人称“文思革”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等。 4、(出示《朝花夕拾》目录)由学生学过的篇目引入新课。

 

七上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
上一篇:《朝花夕拾》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下一篇: 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案、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