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4植树的牧羊人教学目标1. 理解并积累字词。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线索,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重难点1. 抓住作者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与景物的变化。2. 细心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3. 抓住议论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导入新课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流着奶和蜜的园,今天,让我们走进《植树的牧羊人》,看看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教学过程―、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资料助读让?乔诺(1895?1970),生法国普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本文节选自《植树的男人》,《植树的男人》是他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个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作出了贡献。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自然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2. 整体感知《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园。二、深入文章梳理思路1.本文记叙了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将法国普旺斯地区阿尔卑斯山荒芜之地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园的故事。1913年6月,“我”第一次到这里旅行,看到荒凉的景象,在“我”找水时,邂逅了牧羊人,并在他的小屋留宿,知道了他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得知牧羊人除橡树外还种了山毛榉、白桦树,“我看到了溪水。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老人,这里重新充满生气,变得富。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⑴叙事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极富感染力,字里行间含蓄着作者的深情;结构严谨,行文中注意前后对比、照应。⑵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的平凡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上一篇:植树的牧羊人教案(2份打包    下一篇: 植树的牧羊人精品教案二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