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乡愁》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乡愁》教学设计英 【教学目标】知识和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   3、学生鉴赏诗歌的,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过程和法1、通过诵读品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 2、发挥想像和联想,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作者在特殊的时代、地理条件下产生的思乡念国之情。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崇高情感。【课前准备】1、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余光中的生平、创作情况及乡愁的写作背景。2、教师创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使学生进行多感官的文本接触,更易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诗歌。【教学过程】课前播放由大佑演唱的歌曲《乡愁四韵》,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同学们,才大家听到的歌曲是台湾歌手大佑演唱的《乡愁四韵》,据说当年大佑在演唱这首歌时,曾使演唱会现场的观众潸然泪下。是啊,台岛游子几十年的故园梦,未能有个圆满的结果,思乡就成了他们共有的情结。《乡愁四韵》这首歌的歌词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作品,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今天,我们来研读光中的另一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乡愁》。第一乐章 作家身影了解作者余光中的生平、创作情况及乡愁的写作背景。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查阅的有关余光中的生平、创作资料以及写作《乡愁》的背景资料。教师评价、补充、强调:余光中,1928年生南京,祖籍永春,1949年到台湾,毕业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赴美国进修,获爱奥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教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1974年,受聘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台湾高雄大学文学院院长。作品多产,风格多样。1949年以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势力从大陆全面溃退,撤到台湾,与中央政府抗衡对峙。由这特殊的政治原因,海峡两岸至今仍然处分离的状态。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流浪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从上世纪60年代起余光中就创作了不少怀乡诗,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白苦瓜》《春天,遂想起》等。《乡愁》写1972年,当时,大陆与台湾几乎隔绝。这是诗人众多乡愁诗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回忆起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诗人的乡愁世界,去听听他心底的呼唤,去感受他那“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第二

 

《乡愁》教学设计
上一篇: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乡愁》课件    下一篇: 《乡愁》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