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3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008年举办奥运会举办世博会嫦娥工程  20、21世纪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法。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  2.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的论证式。(难点)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及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鲁迅(1881—1936),原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字豫才,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有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  驳论文:议论文从论证的式上看,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一般说来,批驳对的论点有三种式。  一是直接驳论点,即先举出对荒谬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与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  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不成立了。  三是通过批驳对的论证来驳倒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的论点与论据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不能成立,即所持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文中加点的语句,最初发表时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去了。这篇文章写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年之际。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精神幻灭之域。”针对上述情况,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生难字玄虚(   )  诓骗(   )  省悟(   )脊(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3

 

上一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2    下一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