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郑振铎《猫》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26、《猫》(振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怅然、怂恿”等字词 2、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学习客观公正地待人处事法,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课前预习案】一、材料链接1、作者介绍振铎(1898-1958),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山中杂记》等。2、写作背景《猫》是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二、预习自测1、字词认读。 忧郁  污涩  怅然   蜷伏  惩戒   凝望  诅骂  怂恿  2、词语理解。下列词语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怂恿:鼓动别人去做。 B、预警:预备警察。C、蜷伏:弯着身体卧倒。 D、怅然:不愉快的样子。3、整体感知课文。根据“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把文章的结构理清楚。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写第一只猫(活泼和病死,以及“我”对其不幸的同情。)   第二部分(3—14)写第二只猫(活泼、有趣和失踪,以及“我”对夺人之爱的憎恶。) 第三部分(15—34)写第三只猫(懒惰、忧郁和冤死。“我”感到深深自责。) 【课文研读案】 一、速读课文,画出描写猫的语句,仔细研读。  1. 找出文中描写猫的动词。   写第一只猫——(“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写第二只猫——(“乱跑”、“爬”、“扑过去捉”、“一点也不怕”、“跃”、“跑”。)   写第三只猫——(“伏着”、“蜷伏”、“伏着”。)  2. 这些动词的选用与猫的特点有关系?   这些动词用得非贴切,分别突出了三只猫的不同特点。第二只猫比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的动作也就比第一只(更丰富)。第三只猫(忧郁、懒惰),所以不好动,经“伏着”。   可见,作者抓住了三只猫的不同特征,描写逼真。  3. 写猫的技法。   对几只猫的描写,作者不仅十分娴熟地运用了白描手法,而且十分精巧地运用了多种法。   (1)对第一只猫,主要从前后的对比上描写。   滚来滚去,扑过来抢,扑过去抢——毫无主意地、懒惰地、郁闷地躺着,终日躺在厅上的椅下。   (2)写第二只

 

郑振铎《猫》教学设计
上一篇:语文七年级下册《猫》教学设计    下一篇: 郑振铎猫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