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26课猫导学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猫》预习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教学: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理解作者在本文写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预习提示作者简介振铎,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作品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山中杂记》,译著有《新月集》、《飞鸟集》等,另外还有《振铎文集》。生字生词相称(chèn) 郁(yù)闷  一缕(lǚ)  娱(yú)乐 污涩(sè)  蜷(quán )伏怂恿(sǒngyǒng) 婢女(bì) 惩戒(chéng) 怅然(chàng) 红绫(líng)怂恿:鼓动别人去做。        安详:从容不迫。亡失:丢失,散失。         忙乱:事情繁忙而没有条理。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怏意:心情快适。妄下断语:随便的下结论。三、朗读课文,整体感悟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这几只猫的外形、性情各有什么特征?“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完成下列表格:来历外形性情结局“我”的喜欢程度“我”失猫后的心情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猫》探究案一、研读课文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2、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跳读第 17-29)。 3、“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4、“凝望”是意?(目不转睛地看)。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5、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6、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7、事情澄清后,“我”心里十分难过,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齐读第30、31。 二、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三、感悟  学生讨论、交流,按句式说话:“对 -------------------------------,我想 说: -------------------------- 。” 1、对作品中的“我”,对“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 2、对作品中的猫,我想说:   主题归纳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

 

26课猫导学案
上一篇:26猫导学案有答案    下一篇: 《猫》学案(2份)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