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下册

枣儿高效课堂模式导学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序号课型年级班级教学时间学生姓名语文新授课九第一课题: 15 .枣儿【学习目标】1.了解剧本的基本内容,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分析戏剧的法。2.品味剧本的主题,感悟人生中体验成长带来的思考。3.体会并同情老人与孩子孤独寂寞的无奈。【自学】1.为下列加黑的字注音。竹匾(    ) 掸去(    ) 囫囵(   ) 咀嚼(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津津有味:踌躇:蹑手蹑脚:3.词语积累。喃喃自语   蹑手蹑脚   蓦然   踌躇  雕塑4.本文的作者是     ,体裁是       。【整体感悟】学法提示:用心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1.老人为什么留着这些“枣儿”?2.孩子为什么怀揣这一个“枣儿”?3.. 再读舞台提示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你看到老人和孩子怎样的性格 特点?4.“枣儿”除了指真实的“枣儿”,还有其它含义吗?【合作探究】1.老人有几次回忆起儿子枣儿小时候的事?他对男孩又是什么态度?他的这些回忆和态度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2.作者想要借枣儿表达一种什么思想感情?3.本文的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它在剧在起到什么作用?4.文章的题目为什么以“枣儿”命名?【拓展】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多类似剧本的情形。请大家想想,我们该如去关心他们?如去帮助他们?【当堂】B类练习题: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翘(  )首  踌(  )躇(   ) 咀(    )嚼(  ) 囫( )囵( )吞枣 2.填空(1)一 (  )枣树上结了数不完(  ) 枣儿。(2)老人将枣儿塞 (  )进孩子嘴里。3.下列关《枣儿》剧本的思想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B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C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 寻;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D.剧本中,老人和小孩代表了新旧两种 时代,批评了老人的怀旧思想,赞扬了小孩的纯真。A类练习题:阅读《送 花》,完成第1~4题  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忘记了,是这才有点奥妙。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给

 

枣儿高效课堂模式导学案
上一篇:枣儿课件、导学案及重点语段练习    下一篇: 第15课《枣儿》导学案、课件PPT及练习题有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