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九上3.1分子和原子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见的现象。 2、过程与法:  (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现象(即宏观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  (2)、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特性,形成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想象力和分析、推理。★ 教学资源分析  从本课题开始,学生将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现象(水的蒸发、品红的扩散等)出发,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求知欲、好奇心。接着用简单的几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索和现代证明略作描述,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探究活动(氨的扩散)以及物质的三态变化等对分子的性质作进一步阐述。教材还设计了两个讨论题,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个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形成概念。教学策略分析 1、本课题 首次引导学生进入微观世 界,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为此,在进行本课题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宏观现象,创设好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推理。 2、在探究分子的性质时,因为分子不可触摸,因此,一面可以借助生动的比喻、类比或形象的多媒体课件来说明;另一面,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可以改变探 究的步骤,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并在分析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3、为了增强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教材设计了两个讨论。教学中,建议把教材上的P49图3—9和P50图3—12和P50图3—13设计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微观粒子的运动情况,从而理解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教学重、难点  :从宏观现象来想像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教学准备 1、准备品红和氨的扩散实验的 仪器;  2、准备补充实验:酒精与水混合的实验;  3、准备多媒体课件:水的蒸发、水的电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建议2。教学过程(第一)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设 问

 

九上3.1分子和原子教案
上一篇:《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2课时)    下一篇: 九年级上册3.1分子原子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