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化学 >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化学初三原子的结构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参考:2)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① 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 成的。② 了解原子结构中的一些规律及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③ 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④ 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排布的。⑤ 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1.2过程与法:①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 想象 ,归纳,概括等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② 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② 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③ 通过对原子结构探究,初步学会化学理论的探究式及法。2 教学/难点/易考点2.1 教学① 对原子结构的探究认识。② 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③ 离子的形成过程、核外电子排布。2.2 教学难点① 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② 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③ 离子的形成过程。3 专家建议建立原子结构的概念及其关系。4 教学法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教师讲解等法进行教学。通过观察、讨论与交流、领悟等系列群体探究式来逐步完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通过对具体原子质量的实际数据展示的观察,感受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学习查阅相对原子质量分法。5 教学用具多媒体。6 教学过程6.1第一6.1.1 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分子、原子的定义,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的构成,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谁能说说分子、原子的定义及区别呢?”学生回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原子可再分。”  我们知道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你们是否思考过这些问题: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呢?如果可以,它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原子的构成。6.1.2 教学活动 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 同学们,对科学家们进行的原子结构发现的实验,你们都知道有哪些科学家呢?你们又知道他们做了哪些面的工作呢?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近代科学的原子论。 近代科学原子论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的原子模型、英国科学家汤姆生的“葡萄干布”模型、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20世纪初,瑟福为了 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曾用a粒子轰击金铂,结果发现:①大多数a粒子能 穿透金铂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向;②少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 的运动向;③极

 

人教版化学初三原子的结构教案
上一篇: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3-2原子构成    下一篇: 原子的构成教案2份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