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化学论文

新课标要求下如何上好化学课

所属栏目: 化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6-03-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四十八中学:王身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怎样上好课,是我们教师要深入思考的课题,我从事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下面我从化学学科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备课

  一节课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在备课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学里就有一分的效果。教学是十分复杂的艺术。教师要摸清学生的已有水平和学习习惯,吃透教材,还要考虑教学目的、原则和方法,只有备好课,才能安排好教学环节,在有限的时间里,自始自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教师要时刻不忘新课程理念,吃透新课标;时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需求、自主性、尊严和生活;备课中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教材为载体,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情况和学校实际状况,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的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自己的教学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制作简单的教具,开创适合自己、适合学生以及适合学校特色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此外,备课中教师还要从根本上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变化,及时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育资源,请学生一起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过程成为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由师生共同创造、建构的过程。

  二、上课

  上课是关键。备课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规划;而上课是对这一规划具体落实的过程,它面对的是有情感、有独立的思维方式的学生。上课时应把握以下四感:

  1、节奏感

  满堂灌的教学要不得,人的注意力在通常情况下能够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只有二十分钟不到。 教师讲课时一定要掌握课堂的节奏,在大约二十分钟之内就应该变化一下节奏。讲课变换节奏就是经常在严肃的内容和轻松的活动之间进行巧妙地变换,使得课堂充满节奏感,让学生听课不会感到太累。例如,讲课开始时,教师可以先用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或情景作为引子,让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进行假设与猜想及方案的设计,然后进入理论分析,得出活动方案,等到学生表示出有点疲倦的样子时,组织进行活动探究,然后让他们再讨论,然后进行严肃的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如果能够巧妙地掌握课堂节奏,并且自如地切换节奏,一堂课下来,不但学生不会感到疲倦,教师也会感到非常轻松。

  2.成就感

  学习要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学习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因此,教学的时候如何减少学生的挫折感,对教师来说颇有一定的挑战性。课堂小测验的题目不能给得太难,最好是针对当天讲课的内容。学生一旦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就有一定的成就感,他们会感到学到了当天的内容。 考试要有一定数目容易回答的题目,这些题目可以是上课时已经讨论过的,也算是对于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的奖励。

  3.参与感

  获得节奏感和成就感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必须要有学生的参与。一般来说,学生有两种不同形式的参与。一种是主动参与,另一种是被动参与。 当你所讨论的议题是学生所关心的,学生就会主动参与。但是如果学生的参与并不积极怎么办?这时候就必须采用强制参与的方法,让学生被动参与。实验教学、课堂小测验是让学生被动参与的好办法。教师可以在每堂课上准备几道简单的选择题,这些选择题不要太难,只要学生听了当天的课就能够很容易地回答的,这些小测验一方面可以起到改变节奏的目的,另一方面强迫学生被动参与。参与感对学生很重要。有了参与感,学生学到的东西才更容易记住,更容易理解。

  4.快乐感

  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知识的乐趣,教师应该要把一堂课上得生动活泼,要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一旦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就变得非常自然,学生听课不会感觉疲倦,教师一堂课下来也因为有成就感而不会觉得太累。 如何使课堂里的气氛动起来是对教师最大的挑战。首先,教师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教师应该用最简单朴实的语言,最鲜活生动的例子和最简洁直观的推理把理论和基础知识讲清楚明白。教师要具备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的本事。其次,教师要留心处处皆学问,教师必须平时多看多听,多积累素材,作为上课的备用材料。如:2003年非典、今年南方冰雪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08年奥运会等。教师上课之前可以想一想如何把课堂的内容和平时积累的素材联系起来。教师要有幽默感,幽默是可以培养的,只要自己用心积累知识,就可以增加自己的幽默程度。拿自己作为例子,讲述亲身经历,甚至开自己的玩笑,只要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堂内容,学生会更加欣赏,而且也会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三、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作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实施中更要强调反思。“没有十全十美的一堂课”,为使每一堂课上得更好,每一节课课后我们都要静心沉思。反思自己一堂课的成功之举、失败之处;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机智以及独到的见解,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反思的同时,我们应该及时记下得失,重新设计教案,这样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才能把教育手段与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之,新课改下,教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师生关系,从而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怎样评价一堂课,如何上好一堂课是值得我们每个教师深思的一个问题。但不管怎样,我相信只要我们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抓好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吃透课程标准,把教改落实在实处;课堂上,注意学生的每一个细节,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就能上好每一堂课。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议“学困生”如何学好化学    下一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