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化学论文

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设计疑问

所属栏目: 化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5-3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问题是思维的起始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浅显的、被动的思维;问题也是科学研究的起始点,也是开一门学科的金钥匙,因此在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对学好一门学科来说,极为重要。文章针对在化学课堂中有效设计问题的意义、问题的要素、设计问题的原则以及设计问题的策略等方面,一一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有效设计问题的原则;有效设计问题的策略

  一、疑问的提出

  疑问是想象的起始点,没有疑问就不会有处理疑问和处理疑问的思路、方法和知识,所以疑问是思想方法、文化累积和拓展的逻辑能量,是生长新思路、新技巧、新知识的萌芽。学生的学习必须重视疑问的重要性。在现实教学理论中,从源头上说,感性认识不是学习产生的基本原因(虽然说学生的学习是需要有感觉得),能促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因素是疑问。没有疑问就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促进他们的学习需求,没又疑问就不知疑问的所在,学生就不能更深入的思考,那么学习就会是是表皮形式的存在。因此,在教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关注疑问在学习活动中的首性。同时重视通过疑问来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推力、和出发点串联学习的基础;还要利用学习来生成疑问。

  有个人再一次在一次会议上曾说过:好的园丁不是讲得学生没有疑问可说,而是启发学生提出更深刻的问题。有人认为:培养学生分析疑问、解决疑问能力的提法没有说到问题上,培养“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才是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所存在。怎样启发学生说出疑问,提出更高层次的疑问,取决于学生的疑问意识是否强烈,取决于园丁能否有效设计问题进行引导启发。所以,我认为在化学教学中通过有用的疑问,培养学生的疑问想法、提问能力,是推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面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问题”这一探讨,我对园丁课堂教学产生的疑问,园丁抽取了一些高一学生进行了调查:(1)19%的学生认为园丁在讲课中较过程中少或极少提问,说明很多园丁只顾自己讲自己的,完全忘记学生的主导作用,存在满堂灌问题。还有47.4%的学生认为问题太多,造成学生一为应付老师的问题,而几乎没有自己整理知识的时间。(2)43.1%老师设计的问题大部分过于容易,答案不用思考就知道,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来,教师更是明知故问,显然是在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老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还有21.6%的学生认为问题太难,不能理解,百思不得其解,老师为处理这些问题也是绞尽脑汁,最终导致课堂效率极其低下。(3)56.8%的老师习惯让优秀学生回答,自然他们的答案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特别是有人听课的时候更是那样而其他大多数学生就成了观众,做不到关注全体学生,让学困生回答的只有13.3%,这严重的打击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29.0%学生认为老师设计的问题有启发性,而46.2%学生认为老师设计的问题没有启发性,设计的问题不能让学生产生极大的求知欲,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素质培养几乎没有多大帮助。

  结果表明: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一味追求热闹,问题太多,收获“满堂灌”的另一个极端“满堂问”;只是让老师好教,完全不为课堂服务;只是顾及学生的眼前成绩,从来不考虑学生未来是如何发展的;具备拓展性、探究性,发展型、创造型开放性问题的园丁人数比例太少;只考虑成绩很棒的学生等。面对园丁在教课过程中不能有效设计疑问的情况,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教课中必须通过设计有效疑问推动学生产生疑问开始,以产生新的疑问结束,从而培养学生的疑问意识、提问能力、怀疑精神和开拓精神。因此根据学生现有情况,培养学生的疑问意识,增强其提问能力应该是中学化学教学不可忽略的任务之一,唤起学生的疑问情节,提高其“发现疑问、提出疑问”的能力,通过有效设计疑问让学生既能带着疑问游到课堂又能带着疑问游出课堂,则成了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问题设计的要素

  教育学家把教育目标分为六个层次:了解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分析知识、归纳知识。这六方面对于改进化学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有用的。

  1、了解知识:设计学案,对知识进行归纳式提问。是考查一个学生能不能自学。根据设计学案进行归纳、总结。把知识梳理起来。

  2、理解知识:理解知识是对知识基础层次的理解。学生要知道学过了哪些知识,而且要知道不理解知识的意义,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并能进行归纳、阐述。

  3、掌握知识:这种问题不但学生能够理解,而且还能够把学会的知识进行应用,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还能对问题进行甄别、选择、分类,顺利找出正确答案。

  4、分析知识:分析要比领会更深一些,这样的疑问让学生能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还能构建知识的框架,对有疑问题进行分析。

  5、综合知识:综合是把已经学过的零散的知识进行连贯,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知识体系,这种提问的方法是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理论的掌握程度的判断,并了解对错的原因。

  三、问题设计的原则

  1、个性化原则:老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不单单是教授机器,还要引导学习者自主串联地构建知识,即通过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互动作用,来补充、学习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经验。所以问题的设计是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贴近学生熟悉的内容,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问题太难,学生无所适从,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太简单,也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意义。。所以,老师在备课时一定因生而异。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真实情况来设计问题,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以致提高教学效率。

  2、层次性原则:带着问题去学习,实质上是启发式教学,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更有兴趣地自我建构知识。所以,在设计问题时要依据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大胆设计。把问题设成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使学生在明确知识,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3、目的性原则:是针对提出疑问时了解每一个疑问的提出方向,问什么,要求学生回答什么都有具体方向。语言表达不清,词不达意的问题让学生感到迷惑,不理解题意。如:2mol氧含有多少质子?质量是多少克?这里学生不知道氧表示氧原子还是氧分子,所以无法回答。

  4、承接性原则:是针对设计疑问时,问题与问题之间一定要有转折,在未知问题与已知问题之找出必要的联系桥梁,情景与情景之间要有链接,使学生在一连串问题的引导下,通过自己自主的探索,实现未知与已知的转变。如:在说到《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设计如下一系列问题:(1)初中教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什么?(2)一定条件下,CO还原Fe3O4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吗?(3)通过自读教材,化学反应类型又可以分为哪两种反应情况?这些问题从初中四种反应类型(已知)的基础上转化到氧化还原反应(未知),从而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找到的梯子。

  总之,老师在教学中,要依据新的课程标准,详细的1教学内容和学生目前情况,恰当的提问,力争每一个问题都要问的科学、合理,问到点子上,有启发性、趣味性,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与学达到密切配合,和谐统一,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老师在上课讲课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自己的每一句话,抓住主要信息,深挖寻找,推进学生向前进,及时检测学生的回答。要尽量主动的站在学生的身边,让学生自然地把老师倾诉的朋友;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要用心去听一听,纠正补充学生的答案,但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合理的恰当的地评价学生,要以鼓励表扬为主。一位知识分子说过的“表扬对学生来说,就是像太阳光一样,没有阳光就不能存在。”同时老师的提问要尽良避免学生感到难堪和无助,老师可提前提问或者从更深层次的提问,让学生感到困境中又能求生。要给每个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收获成功的果实,创造高兴地氛围,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尽说。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如何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下一篇:新课标下优化化学实验的教学策略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