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道德与法治论文

构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律动课堂有感

所属栏目: 道德与法治论文  更新时间:2016-12-31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思想品德课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它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德的人,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打造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为课堂注入活力,充分“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

  第一,精彩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是第一个环节,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一节课,导入是否精彩,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方式,如“表演小品”、“成语(词语)接龙赛”、“故事大比拼”、“播放乐曲”、“精彩视频”、“行为体验”“、看图说话”、辩论等。教师如果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习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乐学”奠定了基础。

  第二,自主合作探究——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通过设计活动,设置问题,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置疑;展开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真正地通过实践中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

  第三,贴近生活——让思想品德课亲切起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上学生喜欢的事情往往会让他们聚精会神,兴致勃勃。所以结合课本知识,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利用鲜活的时事是引发学生兴趣,是学习思品课的最佳途径之一。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更要注意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并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

  第四,诙谐幽默——让思想品德课轻松、愉悦起来夸美纽斯说过“: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语言就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理,把知识一道带进去。”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活”起来。一个优秀教师的语言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紧紧地吸住着学生。激越高昂的语言让学生肃第五,实践举例——立足现实,正视人生、体验人生、探索人生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教育才能产生真正的作用,并成为真正的教育。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目的就是让现实生活走进思想品位课堂,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效益。因此,以生活理念构建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大课堂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而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为宗旨,使得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思想品德教育不是禁锢人、束缚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美德”的容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首先必须立足现实,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在此基础上教师创设氛围,通过调查、访谈、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激发他们内心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积极主动地以自己为认知对象,以自己的生活、以身边的环境为课堂,去正视人生、体验人生、探索人生,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思品课堂才能算得上是有效、高效的课堂。

  第六,多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动力十足学生学习要有动力,这个动力就是老师或家长的评价。一说到对学生的评价,通常就会想到考试,有些老师可能只把考试当做评价学生的方式,这种做法是对学生的片面评价,不能以此作为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在课上及时正确的对学生合作、分析、讨论、交流、发言、表演或是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不仅可以使学生知道自己表现的好坏对错,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很重视,从而得到鼓舞和激励,使其更加努力的融入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当然,评价方式也是多样的。在课上,我用过的评价方式就有自评、互评和师评。自评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评价;互评就是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师评就是老师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评价。当然,有时老师对学生的一个肯定的眼神或是一个微笑都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方式,甚至都可以激励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第七,与学生沟通交流,讲课时随机应变教师的角色要发挥积极的作用,应体现教师的创新精神“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平时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学生才会在课上课下支持老师的工作,才会创造良好和谐的教学氛围。一个整天绷着脸的老师是不会得到学生的喜欢和支持的。我和学生交流的方式就是在活动中进行的。例如,和学生一起进行活动课,和学生一起去校外进行整治环境的活动,从而和他们说在一起,玩在一起,交流在一起。同时,任何事情都在变化之中,没有任何事情是一成不变的,教学也一样。创新精神即教师要有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并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应用在教学中,与时俱进,便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如:我在讲授“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中,大胆的将趣味实验(即煮红薯、煮鸡蛋、煮咖啡)放进了课堂,让学生印象深刻,每当问起“遇到挫折时该如何面对”,学生们纷纷表示应该做“像鸡蛋一样的人”即“越挫越勇”的勇者!

  第八,借助多媒体教学媒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求知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多媒体教学能把声音、图像等生动地展示出来,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又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了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所以,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来进行教学,把课堂知识学习与生活情景联系起来,改变过去呆板僵、单调老套的说教形式,克服思想品德课内容多,教学时间少的困难,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要合理应用多媒体资源,让它为学生服务,而不可完全依赖,使课堂成为毫无意义的“视频播放”。

  总之,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树立新理念,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讲求教学艺术,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使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知识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真正构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下一篇:基于开卷考试的思想品德复习教学策略研究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