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小学科学快乐教育初探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7-01-0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下,能够以最少的时间投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呢?

  一、创建和谐的教学情境。通过合理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始终处于自学、能动、活跃的状态,这是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所决定的。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健康的交往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角色”,以更高的效率参与和完成课堂任务。如在教学《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时,我出示一张预先用淀粉书写的“北京2008”,然后将它放在滴有碘酒的水槽内浸湿,展示给学生看,学生都‘呀’地一声音,惊呼“老师会变魔术啊”、“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啊?”……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教学情境的构建往往取决于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因此,根据教学内容采不同形式的导入,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思想情趣。如趣味性导入、问题性导入、情境式导入等。

  二、构建互尊的合作氛围。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型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在现现代教学过程中的本质体现。儿童的自尊心都是非常强的。在师生、生生交往活动中,很容易触及学生稚嫩的心灵。教师要注意克服自我中心倾向的膨胀意识,引导学生将自尊与尊他形成和谐的共振。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体现合作的内容;在教学时间的分配和利用上,要给学生留下充分活动和相互合作的时间与机会;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要尊重学生的探索和合作精神;在教学效果的达成上,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如:指导住家较近的同学自愿组成观星小组,制订观星计划,确定观星时间,强调安全事项等。让学生在观察中确立平等的地位,确立相互合作的关系,享有平等的发言权。

  三、张扬个性的活动探索。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追求快乐的需要。学生探索客观世界的触角是敏感而兴奋的。教师要善于通过组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发现和创新的条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强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创设富有情趣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消除各种教学障碍,打开教学交往的情感通道,有助于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冷冰冰的教学无异于是对学生情感的蔑视,是根本不足取的。如:在教学《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时,在学生对生活用水问题有所了解后,让学生具体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环境,对学生来说很有现实意义,也能增强学生保护家乡水环境的责任感。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创新思想在学生心中绽放    下一篇: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品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