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小学科学论文

怎样在科学课的探究学习中掌握科学概念

所属栏目: 小学科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1-2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韩宇婧

  科学概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揭示概念的内涵而形成的概念。近年来,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少年儿童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市教育学院也以“前概念”为科学研究课题。儿童在概念学习中不仅学会了知识,又培养并发展了能力,而且把知识与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儿童们在学习之前,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已有了初浅的认识,甚至没有条理,不分主次,这种前概念如果在孩子们探索世界过程中未得到科学的正确的指导,那么他们形成的概念就可能是不科学的,而且将妨碍日后的科学学习。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在科学课的探究学习过程中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去正确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概念。

  下面就以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建高塔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怎样使学生在科学课的探究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概念。

  都说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那么科学呢?同样来源于生活,但它最终还是要运用到生活中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基于这一点,教学中我设计了联系生活谈话引入:问学生在生活中见过家乡的哪些铁塔,让学生欣赏灯片中铁塔,想一想铁塔为什么不容易倒?使学生感受科学来源于生活,运用灯片中高大雄伟铁塔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探索高塔不容易倒的奥秘的求知欲。

  新授过程以实验和搭建为主线探究新知,研究物体稳定性问题。探究学习过程为三步,即:“推测——探索与制作——验证”。

  一、猜测铁塔不倒的秘密

  引导学生猜测铁塔不容易倒的原因。将自己的猜测写在实验报告单上。启发学生仔细观察铁塔形状和结构后大胆猜测铁塔不倒的秘密,促进学生前概念的形成,为探索领悟本节科学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索敢于猜测的科学精神。

  二、探索与制作发现奥秘所在

  (一)活动一:探索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1.出示探究问题

  塑料瓶怎样放最容易倒?

  塑料瓶怎样放最不容易倒?

  怎样做,塑料瓶最不容易倒?

  2.学生汇报

  3.归纳总结: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物体不容易倒。

  这样设计意在让学生初步认识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的科学概念,在前概念基础上向框架铁塔结构特点这一概念更靠近了一步,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二: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

  1.小组讨论如何建“高塔”:(课件出示讨论内容)

  A需要选择哪些材料(要考虑材料的特点 )?

  B 用什么方法让高塔不易倒?

  C用简单的线条绘制出高塔设计图

  在建塔前小组讨论好选材、设计搭建方法,绘制出自己组的高塔设计图为下一步小组有序合作搭建又高又稳的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操作有计划性。

  2.小组合作搭建“高塔”

  提出实验要求:

  A 看哪组的塔又高又稳。

  B建塔时组内同学要善于合作,交流的声音要小,同时注意安全。

  C时间:10分钟

  学生小组合作建“高塔”; 教师下去巡视相机指导。

  3.检测高塔

  从高度,稳固性,抗风能力三方面测试。

  4.汇报交流:引导优秀小组学生介绍建塔方法

  5.总结:框架结构铁塔特点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风阻力小。

  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在操作中深入探索、体验、感悟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上小下大、上轻下重、还要考虑风阻问题。真正获得了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风阻力小的物体稳定性好的科学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制作能力。

  三、验证猜测,完善实验报告单

  让学生回过头来看看实验报告单先前的猜测哪些得到了验证,哪些需要修正补充?请同学们继续完善实验报告单。通过比较让学生获得了科学概念的同时,掌握了科学的探索方法:猜测——探索与制作——验证(将探索结果与假设相比较)。不但授之以鱼,还授之以渔。有利于学生日后的科学学习。

  这样设计先实验发现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再制作搭建高塔发现框架铁塔的特点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风阻力小,两个活动之间有着内在的思维连续性,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概念是螺旋上升构建的,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完善,再加上先前猜测与结论的对比验证,最终得出了科学的概念。

  前边提到过科学源于生活而运用于生活,因此复习巩固环节我联系生活实际讲述了2008年南方冻雨期间清理铁塔上冻雪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事故的原因。引导学生针对发生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最后小结:对学生回答给予正确评价,并提示学生要善于运用所学去思考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深深地体会到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就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

  科学是不断前进发展着的,因此在全课总结时我进行了拓展延伸,提出两个问题供学生选择。问题一:比萨斜塔为什么不倒呢?

  问题二:陀螺外形上大下小、上重下轻,为什么旋转时不倒呢?这样以一些生活中的特例与学生新学的科学概念产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究意识,科学课虽然结束了,但科学的探索永不停止。

  以上仅就《建高塔》一课谈谈怎样在科学课的探究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概念,科学教学中关于概念教学尤其前概念的研究与探索还需日后进一步深入实践探索,愿在科学教学之路上能与学生教学相长越走越远。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如何使小学科学实验课“活而不乱”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