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体育计划总结

参加县初中体育优质课比赛活动的几点感受与思考

所属栏目: 体育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7-07-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我县“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由县教研室主办,河铺双凤坳中学承办的全县初中体育优质课比赛在寒风料峭中如期举行。我有幸作为比赛活动的评委观摩了全部十四堂精彩的优质课,现将参加活动的感受和一点思考与同行们一起分享。 感受一:学校体育工作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均衡教育的发展使得各农村中学办学条件大幅度改善,绝大部分学校都建设有规范的田径场、篮球场,体育设施配备精良。本次优质课比赛各单位都派领导陪同参赛,参赛选手有五十多岁的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也有二十岁教坛新秀,还有一位女教师参赛,不仅体现了各学校对“课内比教学”活动的重视,也体现了对体育学科的高度关注。 感受二:每节优质课既体现了当前初中体育课的特征,又凸现了新课改精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等课改理念在优质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在不同内容的优质课中得到有效达成。在课改初期,一些专家和学者发表一些偏执的见解,提出淡化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得运动技能教学问题成了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讨论焦点,也使得基层体育教师一度有些迷茫,甚至无所适从。我们知道,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实现其它学习领域目标的载体,如果没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其他学习领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健康目标就无法实现。令人感到欣喜的是,这次优质课比赛,我们大多数的选手都能把学习运动技能和发展体能有机结合,不同程度地传授给学生一些体育运动技能,说明我们县体育课改正与时俱进,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感受三:参赛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初中学生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本次初中优质课比赛,授课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水平四”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克服了教学内容选择上存在的低龄化或成人化的倾向,能根据学情对学生课外、校外体育锻炼提供帮助,与体育锻炼实际相结合,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如体育游戏、花样跳绳、健身拳、技巧、篮球、田径等教学内容,都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感受四: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科特性,符合运动生理学规律。本次优质课比赛的每一堂课,都能在准备活动阶段设计一些小运动量的辅助练习,逐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为快速进入运动状态做好铺垫。在主题部分安排一些中等负荷、有一定难度的技能或身体素质练习,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增强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发展了体能。在结尾部分选择一些低生理负荷和促进身心畅快的舞蹈、游戏、意念放松等方面的内容,让课堂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一点思考:纵观十四堂优质课讲课和说课,我们的任课教师兢兢业业、敬业奉献的精神令人称道,但同时感觉有些许遗憾。一是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待提高,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还算流利,进入说课环节,就显得语言生硬,有些教师照本宣科地念说课稿,有的说课与讲课内容相去甚远,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注重业务学习,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二是教学方法的选用较为呆板,课堂多见的是讲解法、示范法、完整法与分解法、竞赛法等一些常用方法,学生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分层教学等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广泛的运用。三是体育校本教材的开发上力度不够。十四堂课中,仅有严家坳中学杨柳桔老师的校本体育项目“花样跳绳”作为特色引入了课堂,其他老师都没能开发出有新意的体育项目,使得整个体育优质课比赛亮点较少。四是思想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学生课堂上不良的行为习惯未能及时纠正,运动参与不积极的同学未能得到老师的激励,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未能得到体现等等。 一堂好的体育优质课,首先要彰显体育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即有活力,有鲜明的个性,有健康的体魄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觉可敬可亲。其次是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情感体验,注重德育渗透,注重过程性评价,有效地达成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学校球类运动会活动方案    下一篇:冬季田径运动会开幕词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