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生物论文

几例生物知识记忆的诀窍

所属栏目: 生物论文  更新时间:2018-04-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中学生物知识有相当一部分带有文科性质,需要识记,所以要学好中学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与思维、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是同等重要,又是相辅相成的。多年来本人在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做了一点归纳探索,浅谈如下。

  一、简化内容,迅速记忆

  在学习动物个体发育的胚胎发育时,动物原肠胚外、中、内三个胚层各自发育的方向和内容的记忆很让学生费神。我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个决窍,那就是只要学生记住发育组织、器官少的外胚层和内胚层就可以了。即只要记住外胚层发育成表皮及其附属结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内胚层发育成呼吸道上皮、消化道上皮、肝脏和胰腺,这样身体的其它组织和器官的来源就不用记了,统统归于中胚层了。学生掌握了这一决窍,原来混杂繁多的内容就得到了简化,只用两分钟就记住了。

  二、联系旧知,牢固记忆

  在讲述植物组织培养时,有这样一个结论:当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大时,有利于根的发育,当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小时,有利于芽的发育。关于这一结论,许多学生也记不住,容易混淆。这时,我教育学生联系在以前学习过的有关生长素有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的旧知识记忆,即生长素!细胞分裂比值大小与该式的分子即生长素的浓度大小成正相关系,生长素浓度高,自然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就大,能促进根的发育,而正好与前面学习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相吻合。

  三、发散知识,有效记忆

  在讲授微生物的营养时,一是当培养基中的C!N=4:1时,谷氨酸棒状杆菌体大量繁生而产生的谷氨酸少,当培养基中的CN=3:1时,谷氨酸棒状杆菌体繁殖受抑制,但谷氨酸的合成量大增。二是细菌的最适PH值是6.5 ~7.5,放线菌的最适PH值是7.5~8.5,真菌的最适PH值是5.0~6.0。以上两条规律,学生也不容易记住,我是这样通过发散教授学生记忆的: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C就没有生命,所以比较CN=4:1和CN=3:1可以发现,比值大,C就多,意味着构建的生命数量就多,所以CN=4:1时,有利于谷氨酸棒状杆菌体大量繁值。关于微生物菌体生存的最适PH值,我又这样发散让学生联想:我们人体肠道环境是酸性环境,而人体又与真菌一样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体,所以真菌的最适PH值也是酸性环境,即5.0~6.0,那么细菌、放线菌等原核生物的最适PH值就分别是6.5~7.5、7.5~8.5的偏碱性环境了。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在生物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下一篇:初中生物实验课中的思维训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