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8-09-05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近几年来,在课改理念和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广大的教师正在努力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已成为许多老师在备课中思考的问题,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上,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的状况日益普及,学生动口的机会大大增加,语言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但是,在大量的听课活动中,我们也发现,目前各个学校之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同一所学校中教师的差异也显而易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有时候,当一堂英语课结束以后,不仅学生不知道这节课究竟学到了什么,就连教师自己也讲不清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究竟是什么。不少教师只是将课本内容一页一页地接着往下教,而对于整个Unit的重点、每一个Unit的地位和作用、各个Unit之间的相互联系、单个的Unit中各种语言材料和语言活动所围绕的主题以及教学重点等方面的关注和研究,就显得较为缺乏,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况,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就导致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的现象。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单一

  初中英语教学,特别是六七年级的课,听说训练所占的比重应该是很大的。而我们有些课,老师和同学都是自始至终书不离手,其教学活动充其量也就是围绕着“朗读”打转转:Read after the tape. Read after the teacher. Read together. Read individually. 即使是做Pair work 和Group work,还是在照本宣读,全然不见放下书本的speak 和talk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只要一脱离书本和句子,便什么也不会说,什么也不能讲了。

  三。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与上述情况截然相反的是,有些课非常热闹,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但是这些活动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投入,学生出口的正确程度如何,都是大可质疑的。常见的情况是:教师示范后,学生做一下流于形式的对子或小组活动准备,然后请个别学生起来发言,不管讲得怎样,统统来一句“Very good!”然后下一个活动又开始了。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活动对学生到底有多大的帮助,就不去考虑了。还有些所谓的“任务”,是完全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或能力水平实际的。比如不给任何铺垫和台阶就要求学生讨论某个不可能说清的问题,表达某些复杂的观点等,其结果,只能是以一句自欺欺人的“Let's talk about it next time.”而草草收场。

  四。教学密度设计不当

  我们发现,有些课堂教学节奏过慢、容量太小,不利于学生积极思维,长此以往的话,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光。另一方面,又有一些课,特别是公开教学课,又经常出现由于密度过大或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而最终完不成教学计划。

  五。公开课作秀

  有些公开课看得出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但有时学生过于“出色”的表现又给人以一种似乎教师什么也不用教,学生便个个都能对答如流的感觉。在这样的课上,看不到真实具体的、如何使学生从不会到会的教学步骤。我们认为,和其他任何课程一样,英语学科课前课后的预复习工作(包括查找资料、排练小品、写作或背诵有关片段等等)是十分正常、很有必要的。但是,作假或“作秀”式的公开教学是应该坚决反对的。因为它不真实,所以对其他教师没有借鉴价值;学生不仅在这样的课上学不到东西,反而会得到一些负面的影响。

  六。语言知识的传授是备课、上课的主要甚至唯一内容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些教师说:“这个班的学生,都是不肯开口的。”“这些学生啊,一点都不会讲。”当我们打开有些教师的备课笔记会发现,语言知识的讲解,包括句子的结构、翻译,近意词的比较、区别等等,都很具体,但就是找不到语言情景的创设、语言任务的设计。当然,这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一定是围绕着语言知识打转转的,学生没有机会在情景中学习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他们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又从何谈起呢?

  七。忽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有些课堂教学,对于生词的拼法、读音都一笔带过,甚至根本不教。这也是一部分学生不会读,不会拼生词的一个重要原因。至于学生在听录音时究竟应该打开书本还是合上书本,集体朗读时书本究竟拿在手上还是摊在桌上,都没有明确的要求。对于作业本是否要写日期,是否要划边线,边线要划多宽,是划一边还是两边,也没有统一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固定的课堂笔记本,而是在教科书、练习册、考卷上随处记下零星的一词半句,其结果等于没记。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起着潜移默化的重大作用。

  八。教师缺乏激情,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我们说,教师的个人性格可以有外向和内向之分,有活跃和沉稳之别,但是,一旦当你走上讲台,必须是精神饱满而具有感染力的。“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难以创设充满激情的课堂;一个没有激情的课堂,难以引导学生充满激情地学习。”而在我们所见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是毫无激情可言,不要说学生,连听课的老师也昏昏欲睡,学生开小差的,趴在课桌上打瞌睡的,就不足为奇了。

  九。教学指令不清,学生一片茫然

  有些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不强,可能是平时的教学中用中文较多,一旦有人听课,就觉得一定要说英语,而其教学指令却模糊不清,使学生无所适从。我们认为,英语课堂教学决不排除必要的母语,但毫无疑问应该以英语为主,用英语组织教学是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也是训练学生英语听力的一条重要渠道。我们每一位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用浅显的英语来使我们的学生理解、接受、投入英语课堂教学的本领。

  十。教师占据了过多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

  有些教师本身具有良好的语言素质,语音漂亮,语调流利,给听课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有时部分教师又说得太多了,把本来就很有限、本该留给学生锻炼的机会给占据了。其中的极端例子是:有些教师把读句子的任务也包揽了,留给学生的只是说True 或者False一个单词的机会。

  以上所举的十种现象,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 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与英语水平等还跟不上社会发展对英语教学的需求。

  2. 我们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上还做得不够,在备课上所花的精力还不够。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教师大多有这种感叹:现在,各种各样的任务、要求实在太多了,根本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备课的时间。不可否认的是,还有一部分教师的责任心欠佳、事业心不强。

  3. 由于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要求大大提高,因此两极分化的现象提早出现,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考验。

  4.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考试不考口语,所以课堂内的口语训练可有可无。殊不知,一个人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更何况,从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来看,从对未来人才在外语方面的要求来看,从英语《课程标准》来看,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都是及其重要的。但是,现在各级领导对教师评价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考试成绩的比较,哪怕是小数点之后的那个数字也很重要。这就使一部分教师更加重笔头、轻口头。

  以上列举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十种不尽如人意现象以及造成这些现象的四个原因。就原因而言,有些是客观存在,不以我们的意志而转移的,而有些则是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可以作出改变的。

  当前,认真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必须经常反思这样的问题: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是否在引入、操练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都注意到语言情景的创设?是否合理安排了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的培养?是否设计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运用任务?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我的课堂教学是否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态度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觉地把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从而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数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