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小学音乐综合实践课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新探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19-03-29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提要:小学音乐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艺术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的启蒙教育。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以音乐教育为主线,综合多学科知识进行音乐课课堂教学的实践。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初步的培养,是以一种新的形式、新的姿态挤身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行列中。音乐综合实践课是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体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关键词:综合多学科知识改革课堂教学内容

  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改革音乐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势在必行。让学生在单学科中学到多学科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大改革措施之一。怎样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教学,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尝试,笔者认为改变音乐课课堂教学内容,推行音乐综合实践课是实现这一措施的最佳途径之一。音乐综合实践课不能等同于音乐知识与内容的综合,不能单纯地只以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课程性质上也不能等同于艺术课。音乐综合实践课的课堂教学内容是以音乐为主线、结合多学科知识,综合而成。学生在音乐课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但学习音乐(以学习音乐为主要目的),同时还应兼学到其它知识。以这样的形式而进行的音乐课才是音乐综合实践课。国家教育部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的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教学为主线,通过具体的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多年来,几经探索与尝试,为实施音乐综合实践课做出了初步的、效果良好的、尝试性的探索研究。

  一、改革传统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应首先改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音乐综合课的课堂教学内容一般都是把构成音乐的元素作为教学目标来完成的。这种教学方法只能停留在为了音乐教学而教学,停留在单纯的音乐技术学习上。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虽然有其模式可依,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实施音乐综合实践课首先应更新我们以下几种教育观念:

  --确立起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传统的音乐教学片面地追求音乐的

  “双基”教学,认为音乐就是音乐,忽视了音乐所蕴含的文化与历史的内涵。《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是以“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价值”的实现为依据的。“双基”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也是为了在教与学中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与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学生进行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训练,是对学生进行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人类文化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但对学生进行音乐的“双基”教育,更重要的是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

  --通过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教学,尊重学生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方法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有着特殊的兴趣,所以,我们不能放弃这一对学生进行人类应有的素质教育的时机;以期推动素质教育机制。

  二、发掘音乐教材中的多学科元素,实施音乐综合实践课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

  音乐综合实践课是以音乐教学为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姊妹艺术学科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实施多学科知识的音乐综合实践课,现行音乐教材中的可利用的元素很多,归纳起来基本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音乐与思想品德:这是音乐教材中所包含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首选目标;

  --音乐与审美教育:这实际上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首选目标,更是形成人文素养的教育功能之一;

  --音乐与创新思维:在音乐课中,通过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音乐与文学知识:这是构成歌曲的另一要素:歌词所特有的功能,而且旋律往往都以歌词的内容而产生,词曲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音乐与地理常识、历史知识: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因素往往具有时代感、歌词内容包括风土人情、地理知识等等。构成综合的因素很多,但是在过去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率不高或很低;

  --音乐与舞蹈、美术类:因为同属艺术类,所以综合的因素多,但在课堂教学运用时未被重视或比重较小;

  --音乐与戏剧、影视类:同样也是姊妹艺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一般都只采用其音乐元素,其它因素往往被忽略;

  --音乐与现代科技类:电脑音乐与音响资料中包含了很多的科技知识。

  三、综合多学科知识进行音乐课堂实践,有助于学生素质培养

  现行音乐教材中的多学科知识元素非常多,教师只要在备课时稍加注意就可收集到各种所需的素材。然后结合其学科教学特点和学科性质、基本教学理念,制订教案。在音乐教学中参插利用这些元素,既能丰富课堂实践活动,又能实现素质教学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取得其一致性后,方能进入实施。这样才能得到意料之外的效果。其具体实施中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品素质类:(道德与美德素质培养)

  --通过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世界。以聆听、表现、创造为主的审美活动,吸引、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

  --通过体验音乐音响形式的感染,使学生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启迪他们的智慧;

  --通过集体舞、合唱、齐唱、队列等的教学,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与相互团结协作的教育;

  2、创造思维类:(创新素质培养)

  --利用一切可利用时机,诱发学生的创作动机与创作欲望,通过创作教学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理解,发掘音乐作品的知识内涵,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音乐作品的创作,发展学生的个性,展现他们的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文学知识类:(文学素质培养)

  --利用歌词学习时机,进行朗读(有感情地颂读或按节奏念)训练,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指导学生理解歌词含义的同时进行欣赏文学作品的教育,并在这过程中联系音乐旋律的行进以加强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情感理解;

  --通过生字、新词的含义在歌曲中的理解,加强学生的文学知识训练,实施文学基础知识的训练;

  4、地理、历史、常识类:(自然科学素质培养)

  --利用歌曲介绍时机,通过课题分析(或歌词含义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地理知与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知识教育;

  --利用结合介绍歌曲时代背景的时机,通过标题或作者的解释,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教育;

  --利用中外作品学习时机,对学生进行世界历史、地理知识与各国风土人情等等的教育;

  5、美术、戏剧、舞蹈、体育类:(姊妹艺术素质培养)

  --利用歌曲旋律线的分析时机,进行线条知识的对比教育;

  --通过对作品的情绪分析,对学生进行美术色彩知识的教学;

  --通过歌表演与集体舞的学习,进行基本的形体训练与表演常识的教学;

  --利用律动与唱游教学,进行队列训练与即兴表演训练;

  6、科学技术类:(现代科学技术素质培养)

  --音乐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让学生感知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受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

  --电脑音乐的创作与欣赏。通过让学生在电脑上学习音乐创作。充分开发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方便与神奇。

  --利用教材中的科幻作品与音响资料中的大自然声音的再现,开启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习惯。

  四、实施音乐实践综合课课堂教学的效果

  实施音乐综合实践课以来,各方面反映良好。教师与学生普遍认同并一致认为其可行性,起到了高效能轻负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学生在智力与非智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无论是个性的发展与共性的培养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有助于树立多元的人生观。音乐综合实践课的实践证明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空间得到多学科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奋斗目标的选择与培养。通过多样化、多学科的综合学习促使学生向多元化的人才发展。从而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与以展潜力。充分发挥学校的音乐教育机制。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精神。由于改变了单一的教材利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参与音乐学习活动,从而强化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同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发展。通过自己的表现与反思,努力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与学习目标。

  --有利于形成良好有人文素养。通过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与历史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为学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学生通过综合知识的学习,将会更深地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认识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更加注重因材施教。由于教材中的知识因素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使得学生在音乐课中受到多方位的教育,所以学生会尽快找到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激励学生的动机,全方位地接受素质教育。

  五、音乐综合实践课课堂教学实施后的思考

  1、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如何进行音乐综合实践课课堂教学的监控,以及建立相应的教师课堂教学的质与量的评估有待完善;

  2、音乐综合实践课的课堂教学需进一步完善。因为实施综合实践课后,教师工作量在课前准备过程中会猛然增加很多,如何简化过程,减轻教师的工作量等都有待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3、实施音乐课堂综合实践教学:(1)对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提高了,教师自身怎样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2)教师的素质要求提高后。如何开展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内容、知识和门类都有待于更新;

  4、如何与其他学科相互沟通,推进与实施素质教育。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音乐综合实践课的课堂教学是否能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相统一,或说能共同存在、平等相处。又怎样通过多方配合,形成合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目标中收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也有待研究。

  音乐是听觉艺术,是时间艺术,是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小学音乐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艺术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的启蒙教育,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初步的培养。音乐综合实践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应运而生的。它以一种新的形式、新的姿态挤身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行列中。音乐综合实践课是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体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它以积极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用尊重个体的不同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让音乐课堂“活”起来    下一篇:对高中音乐教育的几点认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