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音乐论文

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信心

所属栏目: 音乐论文  更新时间:2021-04-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与旋律所带给他们的激情与享受,并大胆的敢于尝试,勇敢地去表现自己,从而获得成功感。给幼儿创造机会,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利用多种形式鼓励幼儿尝试参与活动,借助音乐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技能还能够建立幼儿的自信心。

  关键词:音乐活动 自信心 培养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取得成功的必备特质。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是个性发展的核心问题、人生成长的关键要素。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音乐不仅可以使幼儿体验快乐、激发兴趣,塑造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感知和音乐素养,而且可以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生动活泼的形式,调动起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和发挥的积极性,潜移默化中增进合作、锻炼自我,逐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那么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信心呢?

  一、以兴趣为先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探求知识的先导,兴趣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引导和培养。幼儿年龄小,注意力时间短,一切应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兴趣能诱发、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幼儿就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并产生快乐的情绪,能抑制疲劳,克服困难,增强自信。

  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不尽相同,表现在教学中就是注意力和专注度各异。有的幼儿一听说上音乐活动就欢呼雀跃等不及了,而不喜欢音乐活动的则愁眉苦脸一幅极不情愿的样子,还有的幼儿刚开始新鲜好奇、没一会儿工夫就溜号走神了。只有努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才能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持续保持投入度、逐渐增强自信心。

  1、创设利于幼儿选择的音乐区环境,激发兴趣。

  幼儿之所以喜欢音乐活动,是因为敲打物体、探究声音等行为正是最基本的音乐本能和冲动,有着与生俱来的对音乐的自然倾向,这种自然倾向是任何后天非自然的强化和训练所无法取代的。如:幼儿喜欢用小棒在木琴上敲音,进行无意识地摆弄。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孩子创设丰富的音乐环境,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成品乐器和自制乐器,各种道具如空易拉罐等,这样就为幼儿充分地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提供了机会与条件。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克服困难并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唱唱、跳跳、敲敲、打打,在尝试和操作中敢于表现自己,体验快乐,最终发展了幼儿的自信心

  2、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应用。

  幼儿喜欢游戏,游戏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尽量采取游戏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听听、唱唱、跳跳、拍拍、打打的过程中进行有趣的活动。在音乐游戏中,幼儿无拘无束、自由活泼地随着音乐愉快的活动,促使一些胆小、孤僻、拘束的幼儿逐渐变得大胆开朗、合群、自信了。如在音乐游戏《火车》中,幼儿跟着音乐节奏,以火车头的司机的身份一个一个的去邀请幼儿“上车”,被邀请到的幼儿开心的“坐”上火车,音乐响起,再一起去邀请别的幼儿上车。整个游戏,幼儿不仅感受到了被邀请的快乐,也增强了自己去主动邀请别人的信心。

  二、创设活动宽松的氛围,及时表扬多点赞美,树立其自信心。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父母分别送给两个孩子不同的节日礼物,第一个孩子受到的礼物是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孩子伤心难过地说:“我也不会骑自行车呀!”幽默的父母送给第二个孩子礼物是一盒马粪,孩子马上问道:“马在哪呢?”不同的人面对痛苦有不同的表现,悲观的人遇到困难会痛哭失声,乐观的人会在困难中发现生命的真正意义,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信心,一定要为幼儿营造欢乐的课堂气氛和轻松的学习空间,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尽快摆脱胆怯的心理,从而更快地树立其自信心。包括幼儿在内的每一个人,都需要被认可、被认同。积极的赞扬、适时的夸奖,会带给幼儿积极的心态、愉悦的心情,会让幼儿克服许多的困难、收获更多的自信。在音乐活动中,每当幼儿大胆拍出第一个节奏,勇敢地做出第一个动作,我们都会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毫不吝啬每一句“你真行”、“你最棒”、“你真聪明”……等积极性评价,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从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之中。对于相对胆小的幼儿,我们将他们安排到不同的小组,发挥其他幼儿的带动帮助作用,与其他幼儿一起唱、一起跳、一起游戏,在同伴的陪同下,拘谨感渐渐消失,逐渐融入其中、逐渐掌握要领、逐渐激活自己在唱歌、跳舞方面的潜能,从唱歌、跳舞的乐趣中发现自己原来也能做得更好,每当他们取得一点点进步,全班幼儿都会和老师一起鼓掌加油,在此伏彼起的“加油”声中,幼儿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建立起满满的自信。

  三、培养幼儿一定的音乐技能。

  能力是自信的基石。幼儿在某方面具备了较强的能力,就会表现的大方勇敢,充满自信;而能力有所欠缺的幼儿,则表现的不敢参与,胆怯畏惧。

  幼儿音乐活动也是如此。能力强的幼儿积极主动,又唱又跳,十分自如;而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则一动不动,一声不吭,默默无闻。因此,培养幼儿一定的音乐技能是增强幼儿自信心的又一重要途径。如我们班的子溪小朋友,平时爱唱爱跳,但一到节奏活动时,她就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每当我的目光移向她时,她就赶紧把头低下。对此,我们注重采取多种方法因人施教。对不喜欢节奏练习的幼儿,我们利用上课间隙主动与他们相处交流,不厌其烦地讲要点、作示范,通过游戏帮助他们学习、练习、感受,逐渐充实知识、丰富技能、提升自信。

  四、在音乐表现中获得成功感,培养幼儿自信心

  成功源于自信,自信进一步促进成功。音乐是一种可以用声音、动作、节奏等形式表达表现的艺术,在歌声、动作、节奏的表达表现中幼儿获得成功感,有助于幼儿自信心的进一步提高。

  1、适宜的示范促进幼儿动作表现,帮助幼儿获得成功。

  在幼儿韵律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韵律教学直观性强,符合中班幼儿好动好模仿的生理、心理特点,在韵律活动不仅培养幼儿协调性和节奏感,发展幼儿思维和情感,还可以培养幼儿自信心。

  教师引导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相应的动作,用动作解释音乐。在初学时,教师适度的动作示范能够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能用动作来表现,提高幼儿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台风来了》中,幼儿刚开始只能把风声学出来。于是,采用播放录象看台风的形态,让幼儿欣赏音乐并将自己对台风的感受画下来。幼儿通过这些过程,很好地理解了乐曲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样的活动能让幼儿很容易就能获得成功,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

  培养幼儿自信心必要条件是让幼儿能经常获得成功的经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成人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感。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起步较低的节奏系列游戏,通过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A、听着小铃拍拍手——模仿小铃节奏声拍声;B、大鼓和小铃——听大鼓声跺脚,小铃声拍手,进行听辨、模仿节奏;C、“机器人”——听辨钢琴的高音区和低音区的节奏模仿,低音区用跺脚表示,高音区用拍手表示;D、小手小脚——视图谱上的小手小脚动作,并和着音乐表现。从艺术角度看,要求是浅显的,但我们必须着重的是让幼儿在参与、胜利中获得成功,有自信、自强、自尊的意识。

  3、在即兴创编中帮助幼儿获得成功建立信心。

  一般只让幼儿把歌词学会、记牢、唱准确,久而久之,幼儿养成了一种思维的惰性,认为歌都是别人编出来的,只需模仿,不用思考和创造,从而抑制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在歌唱活动中就没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的热情。有意识地让幼儿改一改、编一编歌词,对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自信心。

  在创编歌曲的时候,很多幼儿感觉到恐惧,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来说,自信心的建立很容易,但对于能力相对薄弱的幼儿来说,就是不自信,所以采用了替换式方式让孩子改编歌词,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尤其适合于中班幼儿,幼儿能很快享受到改变歌词以后的快乐,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树立对创造活动的自信,例如:在歌曲《小猫咪你在哪里》可将其中的“小猫咪在哪里”和“做什么”进行改变,孩子们想出了“小羊——吃青草”、“小青蛙——捉害虫”等等,他们编得开心、唱得更开心。这样每个幼儿都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的演唱,进行表现,觉得自己是小小作词家,在唱自己的歌曲,变的更加的自信。我们让自信扎根在幼儿的心间,让幼儿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获得自信。

  音乐是人间最美妙的语言,自信是人生最宝贵的特质。让幼儿在音乐的艺术中熏陶情感,在优美的旋律中充溢自信,他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充满阳光,他们的人生一定更加美好灿烂!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提问分析    下一篇: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