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地理论文

“设、解、练、思”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尝试

所属栏目: 地理论文  更新时间:2019-04-1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把学生领入一个他们喜欢的情境中,就等于领他们进入了知识的大门。相反,学生即使站在知识的门口,老师再讲门内如何绚丽多彩也只是惘然。因此,创设一种学生乐于学习的课堂情境,燃起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为知识的传输埋下伏笔。再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讲解所设下的问题情景。并及时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理清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存在的误区、盲点,最后反思、感悟,提升能力。这就是“设、解、练、思”这种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所要倡导的教学思路的中心内容。

  [关键词]: 创设情景、启发讲解、练习巩固、反思提升

  课堂是地理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传播的生命线。一堂优质的课,不仅蕴含着设计者的智慧,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宗旨。因此,在新课改理念的引导下,如何在吸收传统课堂授课方式的精华的基础上,突破传统课堂授课方式,以更加灵活多变的思路设计教学,改变课堂学生总是“坐着听”的局面,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成为了许多地理老师的疑难之处。针对此问题,通过学习教育界已有的众多研究成果及结合本人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应用“设、解、练、思”方法进行教学,发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效果特别明显。

  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预先设计的新课导入情景常常不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学生感兴趣的却不能及时纳入到教学中来,进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抵触情绪,最终导致预先设想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程序、进度、重点等与实际的教学活动进展情况不一致的现象产生。相反,教师如果能够在一开始就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以及对学习的强烈愿望。那么就等于领他们进入了知识的大门。因此所谓的抛砖引玉,就是想先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从而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开局,最后能为后面的课堂听讲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节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的教学中,我先告诉大家针对本节课内容,今天在我们的地理大课堂上要玩一个游戏----闯关游戏。然后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关图片、影像和文字信息等资料。紧接着抛出二道关卡。第一道:探索----探索上海港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的奥秘;第二道:分析----分析汽车站和航空港的选址原则(提示: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上分析)。通过那些生动直观的媒体信息以及所设下的问题情景,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解决问题,最终不仅实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而且还有效的沟通了课堂与外界的联系,拓展学生的认识领域,将学生带入一个具有真情实感的社会化、生活化的氛围。

  授业解惑,贵在启发讲解。

  我们再也不能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容器去往里面灌输了,再也不能无视学生是有情感、有灵性、有天赋的生命了,再也不能…… [1]在教学中,我们的讲解过程没有给学生以适当的位置,学生们在讲解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思维火花和活力也常常被缺乏敏感的教师所忽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慢慢地被消磨、被扼杀。因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仅要针对课题,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层层启发引导,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使学生积极向教师学习,主动地和教师的讲解活动相配合,跟着教师讲解过程中的思维路线,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还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形成质疑、调查、探究的科学精神。

  例如:在分析前面上海港这什么会成为全国第一大港这个课题时,就先借助多媒体抛出上海港地形图和课本插图 7.14“上海港的位置”。然后设下一系列问题情景:从自然因素方面,说一说上海港的地理位置?上海港所处地区属于哪种地貌?这种地貌对建港口有什么优缺点?河流对港口有什么影响?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说一说上海港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学生思考活动后,请学生进行解析,在学生解析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已经明白的,就不要再重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不明白的,教师要进行启发、引导、讲透。最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原来上海港有三大优势:第一,自然条件优越。第二,宽广、发达的经济腹地。第三,以上海市为依托。

  反馈巩固,课堂练习为重。

  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先努力成为课堂教学的优秀设计师。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练习是教师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主要形式,是学生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并形成必要技能的主要途径,是保障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设计好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这面镜子照出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的不足之处,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选题时要遵循去粗取精,增删修改,取我所需,为我所则。精选的每道题要基本反映一个知识点或一个知识点的某一个方面,杜绝通用习题和过度重复的习题,避免撒大网捕小鱼的现象;突出考点、热点、重点和难点,不搞铺天盖地,狂轰滥炸,不要企图将反映某一知识点的试题一网打尽。一堂一练,并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自我评析、改正、巩固。

  例如:在讲完“ 7.3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这一节课内容后,及时发下针对本课内容的课堂练习。其内容设计为:第一题,与上海港相比,福建省的港口建设存在哪些优缺点?第二题,福州汽车北站选址的原则是什么?第三题,长乐国际航空港选址要考虑哪些区位因素?(提示:以上三题的解析要从影响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学生活动后,收上一位中等水平学生的作业,直接用投影仪打出,在教师引导下请他进行自我解析,以达到反馈错误,及时订正、巩固的目的。

  反思感悟,提升能力。

  反思是指“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反照自照,是人们的思维活动与心理活动。” [2]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度、学习心理的自我监控。自我反思是有效主体参与的元认知特征。自我反思是主体意识发展的充分体现。”[3]因此,每上完一节内容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感悟,其主要反思内容包括:第一、知识、技能反思。本节内容共讲了哪些问题?我掌握了哪些?达到了预期目标了吗?学到了哪些方法?哪些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第二、情感反思。检查自己的情感体验,我上课是否注意力集中?我对此节内容感兴趣吗?为何会开小差?以后如何克服?该怎样使自己的学习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实践证明,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提供学习反思的机会,不断地进行反思,可以使学生在各个不同的程度上了解自己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掌握新知识的程度,促进学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

  例如:在上完 7.4“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这一节内容后。就引导学生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在掌握基础知识、突破重、难点方面,启发学生形成三条线索进行反思。第一,是我是否掌握了上海港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的原因?第二,在汽车站的选建过程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第三,航空港的建设又应当考虑哪些因素?在能力目标方面,是否能运用所用的知识或方法对国家建设的一些大工程做一些简单分析,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在德育目标方面,是否能从实例中认识到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燃起建设家乡经济的崇高热情。

  总而言之,如何立足课堂,凸显地理教学特色。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学得怎么样?是每一位老师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虽然说 “教无定法”,但学生有没有学会,是检验教师有没有教好的标准之一。因此从教学方式来说,第一看是否贯彻“把课堂还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方式;第二看是否体现“学生为主、先堂后教的、当堂训练、个性教学、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新策略;第三看课堂师生活动是否体现“激励为主、师生互动、情景创设、启发引导”的课堂教学新方式。“设、解、练、思”的教学方法是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的教学方法的新尝试,虽然还存在着不成熟的一面,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改进、完善。但其在现阶段能够较好的针对我们学校的学情,改变课堂教学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运用数字学习地理    下一篇:地理教学的几种有效记忆方法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