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信息技术论文

信息技术课培养学习兴趣七招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时间:2020-08-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强调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应在“过程与方法”中习得并且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可能是关乎这三个环节的一个要素。本文作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培养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笔者在日常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总结了七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读者共享。

  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曾经说过:“思维通常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疑问,往往是伟大发明和创造的开始,是创新的源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巧妙构思、精心设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在讲解“信息高速公路”这个概念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述自己对“高速公路”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教师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让学生去定义,学生马上通过对比、联想对这个概念产生一个认识,教师可以顺势把车、路、货这个形象的比喻总结归纳给学生,这样不仅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对知识产生兴趣,而且能够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多用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课堂上,教师不应吝啬表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进步,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树立自尊和自信,以积极健康的自我观念推动认知活动的改善。

  例:在学习了网页制作后,把学生制作的一些较好的网页链接到学校的主页上,让全校的师生都来欣赏,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内在潜力,也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

  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做中学”

  “任务驱动”适合于教授操作类知识、技能与实践探究式教学。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把要讲的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分成若干个层次,将其设置为“任务”分散在不同阶段,让学生“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例: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软件时,讲授的内容琐碎繁杂,学生很容易失去耐性。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给学生利用学习的知识技能做墙报、宣传材料、写书信任务等,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亲自动手上机实践,养成自我学习、自我实践的好习惯。

  分组活动 在协作中学习

  心理学实验表明:多人合作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在教学中,不断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合作,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例:在学习Excel数据计算这节课时,牵扯到公式、函数等内容比较多,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尝试了几种方法都不是很理想,我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把这节课的内容分成了几部分,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每一小组讨论学习一部分内容,然后让他们再给其他同学讲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我对整节课进行了总结,通过评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情感互动 感染学生

  教学中的情感互动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积极的情感互动的情景,努力营造出一种民主、自由的氛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感情;教师个人要充分流露出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来感染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相对积极和稳定的情感情绪状态,乐于和教师或学习伙伴进行交流。

  例:在学习word图文混排的时候,上课之初我先展示了我给同学们制作的一张电脑小报,在上面列出了同学们感兴趣的一些话题,同时我对同学们的学习提出了几点诚恳的期望和建议,可谓是感情真挚、图文并茂,结果课堂的气氛特别活跃,课后许多同学还发给我他们精心制作的小报。

  益智游戏 因势利导

  中小学生都喜欢玩电脑游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游戏,教师不应该盲目采取拒绝的态度,利用好游戏这个武器,关键时有选择地玩,把握住一个“度”。玩游戏本身就要求自己对游戏软件的解压、安装及计算机的合理配置进行探索,尤其是一些益智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开扩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例:为了促进高水平的学生不断的探索知识的奥妙,我经常制flash作品、photoshop作品和几何画板作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随着他们的水平不断提高,我就故意的制作一些有bug的作品拿给学生们,结果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他们能解决存在的所有问题并有所创新。

  趣味作业 延伸课堂

  针对学生把做作业视为负担的问题,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开放式的作业,彻底改变每道题都确定一个“标准答案”的做法,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想像空间,作业尽可能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他们自己去想象,去思考,去设计,去创新。

  例:在学习完成演示文稿制作后,我让学生自选一个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为主题,制作一组幻灯片,结果学生们各显神通,有的以申奥成功为主题,有的谈中国足球冲出亚洲,有的选择了北京奥运,甚至还有学生制作了有关环境保护的演示文稿。学生们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加强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信息技术》教材再编写

  目前,我国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编写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高中新教材则要以2003年新颁布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依据。教育部倡导“一纲多本”,各地编写者可以根据当地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创新,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投入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已经有上百套之多。万变不离其综,我对吉林省《信息技术》教材,根据本校实际对教材内容重组、删减和增加。

  贯彻“任务驱动”思想

  运用“任务驱动”思想编写信息技术教材已成为普遍的共识,教材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教材的各部分内容都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示范操作或阅读课本,使之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由几个大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分解多个小任务,每节课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任务组成。

  激发学习兴趣

  不少信息技术教师都发现,往往学生开始学习计算机时兴趣都很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当初对信息技术课的神秘感逐步消失,兴趣也逐步降低。因此,新的信息技术教材,在编写内容、结构和模式上要打破以往教材的陈旧、呆板的面孔,考虑到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使学生们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能保持一定的兴趣点,帮助任课教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能力

  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信息技术课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综合应用信息的能力。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能力,而不是教授他们一些很快就会过时的知识和技巧,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提问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