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气氛的调动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0-12-2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是决定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的学生学习气氛现状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学生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浮忽不定,专注的目标会经常转移,小动作多。第二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屑一顾,情绪不高涨。第三不愿意思考,兴趣不浓厚,教师或学生得出想法和结果后大部分学生是跟着附,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要想提高学习气氛,首先要通过师生交流、沟通,互动来完成,然后还要注意互动要有策略和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师生交流融洽了,师生双方才能进入最佳的状态,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对于学习落后、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也绝对不要出现点名辱骂或打学生的举动,应以我们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或制止这种行为,善意指出学生不对的地方,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昨天我在教学中批评个别学生这样做是不对时,班上最调皮的一位男生娇声说到:“讨厌!”我用眼神瞪了他一下,也学着他的语气说到:“是啊,真讨厌!”接着又说到:“不过,这句话平日里老师不会对你们说,只能对某个人说。”学生们听了,就有些兴奋了,几个想睡觉的学生也把腰杆直起来听。但这时我又继续讲我的课,此时既不影响教学,又很有效的“叫醒”了几个趴台的学生,并且课堂的气氛也活跃了很多,我觉得这样既不影响课堂,又达到了效果,挺好的。所以,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照不宣,师生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达到有效教学。

  二、课堂上教师要和学生进行互动,沟通、交流。

  在互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设置的活动要有较强的明确性,一般的课堂只是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使用,对学生的兴趣、经验不够重视。这样会造成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差。 2.要让学生参与的知识活动中去,好的教学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的理解知识的意义。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处理好知识的传授与培养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同时也引导他们进行调查探究,边实践边学习,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提示、引导下并结合自己的实践,从中可以悟出道理,使学习兴趣提高。 3.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平等。在课堂上,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过程,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价值,教师和学生在交流中是平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处时为学生提供一个放松、和谐的学习环境。4.教师和学生要进行有效性的互动。教师在教导学生是要引导他们掌握观察事物表象的同时也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到规律培养新的能力,教师可以用一些学生较熟悉的例子来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得到激发时师生的互动才可以有效,低效率的互动只会降低教学质量。一个真正有效的教学课堂互动,应该具备一个明确的互动目的,其互动的内容要深刻,时机要科学合理。总之,良好的师生互动应该在重视理念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实践中的互动形式和结果,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同时,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师调动课堂教学气氛要有相应的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的感兴趣,这样就拉近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

  2.创设直观情境。让学生多观察,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对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直观教具、动画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具体的呈现到课堂上,引导他们在感性知识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抽象的数学概念,结合图或实物进行有效的提问,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观察的过程中要注重渗透观察的方法,学生做的有序、重点观察。

  3.利用故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对故事的兴趣高,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把教材编成小故事来引入教学,使学生的注意力沉浸其中,把故事贯穿教学,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4.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将情境鲜活的表演出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很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内容。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不仅学的轻松、愉快,学习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5.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动起来。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自己动手实践是最深刻的体验。因此,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教师讲,学生听。动手操作能更好的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做比教师一遍一遍的讲解效果要好的多。

  6.多创设游戏,让学生活动起来。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是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在课堂的后半段,所以在课堂的后半段适当的运用游戏活动,有利于再次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和热情,能够有效防止课堂教学后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现象发生,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教师应当针对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游戏,教师可以创设许多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小猫钓鱼、摘苹果、小动物过河、小鸟回家、找朋友等等寓低年级数学教学于游戏活动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在学习新知识后的练习中引入竞争机制的游戏,利用孩子的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开展比赛,以此来激发学生做题的积极性和兴趣。学生们在活动中跃跃欲试,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计算、观察、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在玩中提高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利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和兴趣,不断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学习品质,切实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小学数学教育变得轻松、愉快,让学生的学习气氛更加高涨。

  四、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素质与修养的提升。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激励学生,使课堂管理方式符合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应该创造出一种纪律与活跃并存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保持适当微笑,措辞亲切,并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自信,教态自然大方,从容不迫,随时保持与学生的目光交流,用真情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其次,幽默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的幽默不仅能够敲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和融洽师生感情,进而给学生一个比较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个性飞扬、思维活跃。我们教师要根据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情况,灵活合理地实施好课堂控制的策略和课堂自由的策略,把握好课堂控制与课堂自由两者之间的平衡。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控制与课堂自由之间的平衡,并达到理想境界,关键是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锤炼教学基本功,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和应变能力。

  课堂上教师跟学生一起探讨,一起做快乐的研究,一是拉近的师生间的感情,二是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有了教师的参与,学生练习的兴趣更加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我们期盼着我们所思、所做的,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发展”,得到充分的“自主发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实践证实,只有促进课堂气氛的生成,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值得一提的是,在努力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要注意维持课堂纪律,避免因个别学生违纪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教师在上课前应有良好稳定的情绪,尽快进入讲课的角色,才能形成轻松活跃的气氛。总之,激活课堂气氛的方法多种多样,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朴素的课堂 有效的教学    下一篇:落实“四巧” 提高课堂练习时效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