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化学论文

新课改下对高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

所属栏目: 化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1-05-2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荆晓争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成绩,就应该做好学困生的转化,本文对高中化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如何对高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学困生 转化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更具有实效性的新模式所取代。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班级中的部分学生不能或不愿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从成绩看,学困生的比例有所增加的趋势。因此着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关键问题。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分析

  在前期经过师生交流和调查问卷分析,掌握了产生学困生的原因如下:

  1.学生的原因

  在初中只开了一年的化学课,学生接触时间较短,学生不知道该怎样去学习化学,不少学生说在初中老师只是要求背背记记,能考高分就成。没有养成良好的化学素养,根本不知道化学是什么、化学的重要性,更不知道化学该怎么学习。还有就是学生自己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少同学认为还是像在初中似的,把一些东西在课下再学习就可以了,上课不注意听讲。但高中知识和初中不一样,一些东西自学是学不好的,上课必须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导致一些玩小聪明的同学吃了大亏。

  2.教材的原因

  感觉教材的跨度有些大。初中教材对化学只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内容简单,不涉及抽象的东西。但是到了高中以后,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刚开始就学习一些关于实验的比如萃取、除杂。要求逻辑思维能力强,学生感觉有难度,但是还能忍受。但是再往后面呢,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一下子就把学生打晕了。到后面还涉及一些比较抽象的东西,比如结构等。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感觉化学很难,失去信心。失去信心就会导致学生听课少,学生听课少就会导致学生基础知识差些,基础知识差就会使学生缺乏基本的化学素养。最终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导致学生成绩下滑,慢慢使学生缺乏基本的学习兴趣,造成恶性循环,产生学困生。

  3.课时不够及教师等原因

  在高一,一周一个班一般排3、4节化学课,但是要求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在高一要将必修一和必修二讲完。其实不仅内容要讲完,还要求讲的有深度。因为考试要考,学校和家长要成绩。这就进一步对课时和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是课时,教师讲的再好,没时间是不成的。学生需要课时,讲完课后学生需要理解反思,需要巩固练习。这些都需要时间。尤其是教师讲的不仅仅是快而且讲的还比较深,这就更需要时间去理解和掌握。但一周仅仅3、4节化学课太少了导致了教师和学生的压力都非常大。再有一个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么多的内容结束也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不仅仅在高一的时候要很好的完成初三和高一的衔接,还要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对课本要吃的非常透,对课堂要有很好的驾驭能力。在每周仅有的3、4节课的时间内把知识给学生讲懂讲透。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吃透教材。从而把握教材,加强基础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化学素养,提高化学成绩。

  4.实验条件不足是影响高中化学教学顺利进导致学生出现学困的直接因素。

  条件限制,学生进行实验的机会不多。尽管我们学校(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第一中学)条件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学生做实验的机会也很少,甚至教师做演示实验的机会也不多。尤其是搬到新校区以来,由于实验室没有完善,基本不再做实验了,即使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很少了。虽然在课堂上教师也进行多媒体演示,但是代替不了实验。实验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能力的理解。

  总的来说,形成学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外因的干扰,又有内因的影响,另外导致化学学习出现困难,是长期的因素形成的,高中阶段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应该能够予以克服。

  二、学困生转化教育的措施

  1.对学生的关爱是学困生转化的前提

  学生在高中最关键的时候是高一刚入学时,因为在这时学生要进行转变。高中的学生和初中的学习是完全不一样的。初中背记的东西比较多,理解的东西少。在高中阶段,背记的东西不少,但理解的内容更多更重要。并且在高一,学生刚刚入学,不少学生远离家长,不适应高中的寄宿生活。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要求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在生活方面,尽快使学生适应高中的寄宿生活,给他们全方位的关心,不仅把爱体现在课堂上,要体现在方方面面。在学习上,结合上课情况和测试情况,积极帮助学生分析出现的问题以及以后注意的事项,鼓励学生上课积极听讲,努力完成各科作业。尤其是第一次期中考试后的谈话,非常重要。尽可能的帮助每一位学生分析试卷的得失。有些时候甚至不需要你说什么,学生都理解教师在关爱着每一个学生,慢慢就会形成良好的学风,督促着每一个学生去学习。让学生充分理解集体的含义。以集体的爱感化学生。高中三年,匆匆就过去了,如果每一次考试教师都能单独找学生谈话,鼓励学生,感化学生,一定能将学困生转化。

  2.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困生转化

  化学离不开实验,实验也是学生学习化学最强有力的动机。但是大多学校没有实验室。我们学校(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第一中学)在焦作地区也很不错,实验室已经建了5、6年了还没投入使用,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但应该尽可能的克服困难,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尽可能的将每一个演示实验都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的让学生参与,在实验中让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兴趣。进行多媒体演示。网上关于化学的有趣实验有很多,可以结合各化学老师收集对高中化学有关的有趣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展示,加深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将一些复杂问题简单化。例如一些结构等知识。使学生从心理上克服化学学习的困难性。促进学困生的转化。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成立化学学习小组,化学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实验仪器,让学生自己做一些小实验。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困生转化。

  3.对化学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促进学困生转化

  对化学教学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可以促进学困生转化。这是对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加强实验教学,不能因实验麻烦而简化甚至放弃演示实验。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充分利用多媒体,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结构等一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果。化学的知识看着很散、很乱,其实它们都有一些内在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内在的联系,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尤其在高三,整个一年都在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寻找内在联系。将化学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分析对比、归纳,帮助学生简化记忆。例如:在学习硝酸的化学性质时,可以结合前面学习过的盐酸、硫酸的性质,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氢离子,所以硝酸具有酸的通性。再根据前面所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分析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可以得出硝酸还应该具有氧化性,无论是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进一步可以再分析硝酸具有的一些其它的性质。这样通过分析、归纳,简化记忆。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盐酸和硫酸的一些性质,还复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这样就克服了学生靠死记硬背来学习化学的弊端。

  经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逐渐从心理上克服了个人的学习畏难情绪,基本上能按教师的要求,逐步有效地对化学科的学习有了兴趣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以上是我对新课改下对高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的一些看法,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实践周期长,难度大,涉及很多因素的教学改革。很多问题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的实践,进一步探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我们要再接再厉,为后进生的转化,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    下一篇: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