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历史计划总结

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历史课教学的一点反思

所属栏目: 历史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1-07-12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自从提倡使用多媒体教学,我就开始学着使用多媒体课件来上历史课,不仅在网上下载别人的,更多的是自己来制作课件上课。使用多媒体来上历史课,不仅改变了我的授课方式,形成了我的一些教学特点,而且对于我的教学理念的转变也起了很大的触动作用。在使用过程中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如意之处,认真反思一下,那么怎样才能使用多媒体上好历史课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可供借鉴:

  1、正确处理好多媒体中历史地图的运用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要想取得应有的最佳效果,必须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来使用。针对教学中的具体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一般而言,像图表、地图、短小历史影片、历史图片等资料、内容,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工具来展现,这样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对于一些板书,一些启发式的提问,一些讨论,则不必样样都采用多媒体工具来设计。有些通过老师的口头表达,更容易与学生沟通,和学生产生共鸣。甚至有助于老师的课堂即兴发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多媒体手段,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2、正确处理好多媒体中历史地图与教学各方面的关系。在多媒体运用历史地图时,要挖掘课历史地图与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好地来实现它们。在设计问题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要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散发性思维为目的。 任何手段都是为目的服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必须服从于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标。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来服务。在教学计划中,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恰当地选择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果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则可充分地利用某种多媒体手段,以充分发挥出它们的功能,达到最大的效用。如果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则敢于坚持不用,以免喧宾夺主,流于形式。所以根据每堂历史课的目标需要来设计、使用多媒体,是课堂教学获得成功与否的前提。

  3、紧扣课程标准,打乱课程内容,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使多媒体课件超越教材但又合乎课程标准,体现教学目标。在课件制作时把教材内容用一条线索贯穿在整个课堂中,配合着课堂的过程适时地出现,从而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要摒弃了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改变教师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初一学生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的心理特点,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个兴趣盎然的学习场景,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趣中悟”,从而能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4、多媒体课的本质绝不是单纯的所谓“机灌”,它只是我们教师上课的一种辅助手段,它自身并不决定着我们的课堂实质。决定课堂实质的是我们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原来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上,那多媒体就只能是你“填鸭”的机器;但如果教师是新课程教学下的新理念,那多媒体将是你施展才华,教书育人的强大武器。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三国鼎立》教学反思    下一篇:中学历史教师教学随笔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