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2-05-2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弊端,它另辟蹊径,更好的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差异化学习。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希望能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课 小学数学教学 运用

  随着当今社会中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以具有时间短、内容精、生动形象、开放性等特点,倍受教师青睐。可能大多数的教师都知道微课这一名称,但是他们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于微课究竟是什么?在教育中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及作用就不得而知了。本人结合教学实例粗浅地谈一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到底什么是微课?目前国内对微课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界定,但集合多家说法来看:“微课”即“微型视频课程”它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应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特别是重点、难点、疑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微课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的主要特点:1、短小精悍。“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长不宜超过10分钟。2、主题突出。微课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3、传播多样。因为操作简单、课程容量较小、用时短,所以易于通过网络传播。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类型,我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做了以下尝试。

  1、利用微课复习旧知、为新课做好铺垫。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新知识是在旧知识基础上发展与延伸,学生是从旧知识中起步迈向新知识的学习。因此,课前对旧知的复习显得尤为重要。微课以其短小、精悍、蕴含信息广等特点,让学生在易于接受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复习旧有的知识。课前学生可利用微课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明确学习的思路,增强学习的信心。学生既复习巩固旧知,又引发对新知识的积极思维。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是将圆通过“剪、拼”的方法转化成一个形状变化而面积不变的近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梯形,然后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在推导这一公式前,需要学生回忆关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面积公式及推倒过程的相关知识,这一知识距这次学习的时间又较远,这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些相关的知识制作成微课,课前学生进行自主复习唤起学生的记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关键,也是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引导学生探究的核心内容。可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需要设计大量的环节让学生逐步去感悟知识,甚至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一脸茫然。微课则恰恰用直观、形式的手段让学生更易于接受,且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的引出是学习分数的基础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节微课:首先、由小熊和小猴分4个苹果、2瓶水和1个蛋糕,引出“将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多少?”如何表示。接着、利用动态画面让学生直观感知平均分的过程,并解决数学中如何表示“一半”。最后、用不同形状的纸片折出 ,进一步体会平均分,为分数意义的理解打好基础。这样的微课,讲解富有童趣,且具有操作性,非常适合三年级孩子的年龄。而且在教学设计方面这样深入浅出,有趣的情境唤起了学生的共鸣,时长都不到8分钟,有效的突破重、难点,让学习变得更轻松。

  3、利用微课开展学困生课后帮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学校普遍都面临着大班额的难题,大班额教学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再加之学生个体、家庭的差异等诸多因素,造成学困生的增多。而教师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到逐个辅导。如何提高教辅导的效率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日益关心的难题。微课的介入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我们可以将部分学生课堂上没有听懂弄明白的知识、练习题制作成微课,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反复播放,直到他们弄懂为止。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总有一些学生将体积计算公式和侧面积公式搞混。为此,我将圆柱体积和侧面积的相关知识制作成微课进行对比学习。PPT的动画功能生动、形象的演示出圆柱体积及侧面积的推导过程,同时也清晰的反应出圆柱侧面积和体积的区别。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暂停,可以重复观看直到弄清楚明白,家长也可借助这些资源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辅导。可谓:解放老师,方便家长。

  4、利用微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5到10分钟,但是它的制作过程凝聚了教师的智慧和汗水。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知识的展现,教学技能、教学设计的使用进行合理的整合,这种知识技能的融合是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能力和对知识点把握的能力提高的过程。如微课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需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研究、挖掘、再创造,再反复推敲、修改斟酌设计出符合学生特征的教学方案,这是对教师教学经验、教学技能的一次考验。其次、教师在录制微课时,语言的表述尤为重要,这是能否将教学重难点表述清楚,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关键。再次,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幻灯片中重难点的体现,字体的大小、颜色,版面的美观等诸多因素等等。总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技能、教学素养等多方面都会有所提高。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在信息化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的关系,不能为了追求形式而盲目跟风,生搬硬套,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使微课更好地服务小学数学教学。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幼儿数学认知活动不只是数数算算    下一篇: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推荐资讯